2)第一零五四章:统统给老子死!(求月票!)_娱乐从龙套到神级巨星慕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猫眼精英,那些顶级慕洋犬和装逼犯们,没有选择退却。

  而是顶着全网的群钊,彻彻底底的走向了恼羞成怒的绝路!

  “《卡夫卡》是假的怎么了?我看过的片子太多了,记混几个又怎么了?傻逼导演拍出来的东西狗屁不通,还不让人说了嘛?”

  “关于卡夫卡的影评,是我发送的没错。我也承认根本就没看过这部电影,影评都是我瞎编的。可是好莱坞电影就是比中国的强,这一点你们总不会不承认吧?别的问题不说,就说《流浪地球》!一个逻辑狗屁不通的科幻,你们无脑吹硬科幻就是正确?什么流浪地球计划,什么木星引力加速,什么重聚变发动机......瞎几把搞几个概念,就是硬科幻?沙雕们,有时间看看《太空漫游》!那才是真正的经典!”

  围观着为数不多一批还在负隅顽抗,做困兽之斗的慕洋犬和装逼犯,网友们爆发出了更加欢快的笑声。

  “笑死我了你妈的,刚才这个说逻辑狗屁不通的大神,不是还在评论区里说《流浪地球》的设定部分因为抄袭了《卡夫卡》所以是电影唯一的亮点来着吗?怎么现在又降级成了狗屁不通了?”

  “别说,说就是跟他美爹和好莱坞大婶沾上边的就是亮点,不沾边的就是狗屁不通!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尼玛,这可真是驰名双标!老阴阳人儿了啊!”

  “这位@猫眼影神,这里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其实《流浪地球》里面的几个概念是有物理基础的,不是完全是编剧和导演的无端空想。

  比如引力弹弓现象,这个是一种飞行器加速常用的方法,我们向地球以外的天体发射飞行器时,常会应用到其他行星或天体做“引力弹弓”以此来节省燃料、时间和计划成本。比较经典的可能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它于1997年10月15日从地球发射前往目的地土星,但只带了很少的燃料。它在1998年4月26日利用了金星的弹射,在1999年7月24日利用了金星的第二次弹射,又于1999年8月18日利用了地球的弹射,后于2000年12月30日利用了木星的弹射,最终于2004年7月1日抵达土星。

  再比如重核聚变发动机,我们常听说聚变的是轻核聚变即氢聚变反应变为氦放出巨大能量,这也是太阳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人类能做到的还只是利用氢原子进行的不可控核聚变(氢弹),但氦并不是核聚变的终点,氦可以继续聚变生成碳,碳继续聚变生成硅,即氦–4→碳–12→硅–28。

  硅当然也不是核聚变的终点,大质量恒星后期的聚变反应就是“重聚变”。从“硅”开始大质量恒星“重聚变”过程是:硅–28→硫–32→氩–36→钙–4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