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_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集的地域。

  这些火炮式样繁杂,既有百年以上年龄的老家伙,也有近些年来新铸成的红夷大炮,这些炮之中,既有重达五百斤重的老式铜铁大发熕,也有稍微新式一些的各型弗朗机炮,更有不少老掉牙的碗口铳、灭虏炮,以及不少戚继光所创的虎蹲炮,总之林林总总,在这段并不算太长的长城沿线各处密密麻麻陈布了不少这样的火器。

  至于这些山海关守军之中,也有大批操炮的炮手,虽说官军训练程度有限,但是相比之下,这些山海关守军们,隔三差五还是要操练一番的,所以使用这些乱七八糟的火炮,也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而且这些山海关守军手头上还有大批其它火器,最最普及的恐怕就算是三眼铳这种东西了,三眼铳在明朝普及起来,就是从关宁军普及开来的,为了加强关宁军的战斗力,从万历年间,到天启年间,以及近十几年的崇祯年间,大明为明军打造出了大批的三眼铳,装备到了诸军之中,而关宁诸军显然装备量远超过其它地方的明军,其次就是鸟铳这种东西了,在朝鲜战争之后,明军便发现小鬼子手中使用的铁炮身为犀利,在朝鲜战场上,给明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而明军的强项在火炮上面,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但是也同时发现明军的单兵火器,要弱于小鬼子不少,于是朝鲜战争之后,明朝便开始大批仿制小鬼子的铁炮,并且加以改进,生产出了明朝的鸟嘴铳,也就是鸟铳,并且开始大量在军中装备,而装备最多的自然也是关宁军。

  故此山海关的明军,火铳手的比例之高,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大中军之中的火铳手的比例,火力是相当旺盛的。

  本来这支大明的兵马,镇守山海关,应该在历史上对建奴入犯中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众所周知,由于原来历史上李自成所犯的一连串的错误,最终导致吴三桂投降了建奴,这些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转身便成为了建奴南下抢占中原的急先锋,本来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山海关防线,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倒是吴三桂在山海关挡住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并且联合建奴大军,打的李自成的大顺军落花流水,从此一蹶不振,一败再败,连李自成最后也稀里糊涂的死在了湖广山中,让建奴钻了一个天大的空子,才入主了中原。

  可是现如今的情况却不同于原来的历史了,吴襄最终被逼得只能投靠大中军这一方,督率着这些关宁军死守山海关,虽说多尔衮带来了七八万的建奴大军,并且对山海关一线发动了凶悍的进攻,可是这一动起手来,多尔衮才领教到了山海关以及这一带长城的厉害。

  明军在冯卫汉配合着吴襄清理掉了其中的那些试图投降建奴的一批军将之后,便等于是统一了思想,军中虽然因为临阵换将也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这种影响却是有限的,比起让那些军将们临阵倒戈,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