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四章:协商稿费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释道:“这其实跟我无关,过几个月我就告诉你真相。”

  黄瀚说过,刊登五十万字左右就用不着黄道舟顶这个名,因此黄道舟只跟秦局长说了真相,在别人面前从来不谈论写书出版的事。

  周小燕当然不知道《大国崛起于明末》其实是黄瀚的作品,知道了一样的会震惊,那可观的稿费属于儿子或者老子根本不重要。

  下午,志得意满的黄道舟推了所有的应酬准时下班。

  他特意去“事竟成饭店”喊张芳芬回家,并且通知秀儿多准备几样菜送家里去,他今天准备开一瓶茅台酒喝个痛快。

  张芳芬见到喜形于色的黄道舟笑问道:“今天遇上啥高兴事,至于乐成这个样子吗?”

  “我今天亲自去邮局把黄瀚的书稿寄走了,还寄了加急。”

  “这有什么可高兴的?”

  “你知道黄瀚的那些书稿值多少钱吗?”

  “当然知道,不是已经拿过一次稿费了么,一千三百多块。”

  “哈哈……,那是上一次的价,这一次字数多了一万五千,价格翻了三倍多,应该不止五千块!”

  “啥?就那一叠纸值五千多?”

  “是啊,我算算,一张方格纸三百字,四十块钱一千字,嗯!黄瀚的一张书稿纸不止十块钱,也就是黄瀚书稿写出多少张纸,这些纸就约等于一张大团结。”

  黄道舟这样一说,画面感十足,张芳芬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厚厚一叠书稿变成了厚厚一沓十元钱的人民币。

  “乖乖隆地咚,文化人这么值钱啊?”

  “所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我也要好好读书,小时候爸爸偏心,让哥哥和惠芬上学,其实我读书最有天赋,如果我上了学说不定也能够考得上大学。”

  张芳芬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她家也是读书人,同辈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是比她大一岁的表姐,现在广州一家水务研究所工作,一个是比她小两岁的表妹,现在首都机关里工作。

  张芳芬跟表姐张淑芬关系好一直有来往。

  原本轨迹,黄馨考上大学时,家里穷得无计可施。

  是张芳芬的表姐、黄瀚的姨妈张淑芬隔三差五给黄馨寄十块钱,这才解了燃眉之急,黄馨上大学时学校给的九块钱经济补助就能够吃一个月。

  黄瀚广州的姨妈张淑芬是老牌大学生,不救急、不救穷,也是因为三水县的穷亲戚太多,都有急事、都一贫如洗,她仅仅是工薪一族哪里救得过来?

  但是她只要知道晚辈中有谁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中专,就会写信告诉亲戚,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她会给予帮助。

  她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坚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黄道舟道:“芳芬,想读书时候都不晚,你安心读夜校,争取先拿到初中毕业证书,然后读党校的中专班,也拿上文凭!”

  “呵呵!黄瀚就是这么说的,他每一次给我上课时,都夸我聪明呢!”

  “他那是挑好听的说,不能全信!”

  “你呀,拿儿子比差远了!”

  “额?这是什么意思?”

  “你就不能也说点好听的?我在你眼中就是个笨蛋?”

  “我没这个意思啊?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比黄瀚都聪明!”

  “去去去,现在说晚了,我不高兴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