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六章:太划算了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开业,那时正好是过年前的销售旺季,应该是一炮走红。

  黄瀚家的“新风服装店”八二年五月底开张,跟自由市场相比,“新风服装店”走高档路线,除了“风”牌系列,还有“光荣花”、“梅花”等等当下国内知名品牌服装。

  不少名牌服装都是黄景兰和徐若男帮着从沪城批发来的,这些货在三水县绝对算得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玉儿是“新风服装店”的副经理,经理当然还是张芳芬兼职。

  店里雇用了四个营业员,都是来自刘庄镇的农民,两人是小学毕业,另外两个读过初中。

  服装店用开单收银根据销量发奖金、提成的那种专卖店模式管理,店里的服装明码标价不讨价还价,打折、促销也是明着来。

  “新风服装店”营业时间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当下的生意不算太好,但是服务态度无疑是三水县最好的。

  生意不好情有可原,毕竟是走高档路线东西太贵,一条“风”牌牛仔裤最少十八块,相当于年轻人的半个月工资。

  没法便宜,因为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风”牌是要走名牌战略这条路的,零售价必须跟沪城相同。

  黄瀚自己进货时还特意选择质量好,价格贵的服装,都是七八十年代国内的名牌产品。

  生意不好并不表示赚不着钱,反正房子是自己家的,哪怕平均一天卖四五套衣服,一个月都能够赚取四五百的纯利润。

  国庆节前夕和放假期间会有几百件新潮的广东货在“新风服装商店”销售,营业额翻一翻都大有可能。

  刚开始的自由市场可谓泥沙俱下,伪劣商品多不胜数,黄瀚不屑于玩低价竞争,干脆玩高档、高价。

  徐若男还告诉黄瀚一个好消息,她们已经在看房子。

  四川北路附近有一栋二层楼的店面房,市口不错,楼下四间房的营业面积有七八十个平方,楼上不算阁楼也有七十平方米。

  梧桐里有一栋小洋楼恐怕有三百平方米,只不过要价有些高。

  人家是因为跟国外的亲戚联系上了,准备把落实政策收回的房子卖掉去外国定居。

  这户人家是黑五类,以前是个中等资本家,那个年代吃了不少苦,男主人在西双版纳种了十年橡胶树,女主人扫马路十几年。

  他们一家四口早就被吓破了胆,跟亲戚联系上之后,恨不能立刻办到签证举家迁徙。

  黄景兰是个干了二十几年的老会计,做事有条不紊,讨价还价更加在行。

  黄瀚根本不问价,满口承诺只要是姑妈谈订了,不管什么价都买,至于是跟姑妈家合股购买还是自己家单独购买,听姑妈安排。

  黄瀚还强调不怕贵,只要能够办到房产证过户手续,不管多贵都可以买。

  这年头有钱万万不能留着,贬值的速度太惊人,因此黄瀚要买房子和名烟名酒,只可惜私人没法买大量铜材囤积,要不然黄瀚肯定会把一半闲钱用来买铜。

  劝张芳芬早点落实地皮盖房子的原因也是为了避免钞票贬值,此时的劳动力是地板价,地皮约等于不要钱,价格双轨制还没有执行,材料都是计划内价格。

  以这种成本砌宿舍楼,造价约等于拿了大量国家补贴,太划算了。

  况且黄瀚根本没想着独占好处,而是准备利益均沾,让兢兢业业工作的职工、干部拥有自己的房子安心过日子。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