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八章节 叛乱(八)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瓦尔布尔、吉德拉尔、迪尔、斯瓦特和海尔布尔的结果显然好多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堡的情报工作在那个时候还不成熟,而那些土邦在面对印度政府的强大压力时,也无法做出很好的选择,甚至当时在整个亚洲版图,能够与印度对抗的力量几乎还没有,1947年的中国还在内战中,更别说会注意到南亚大陆的这场风暴了。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尤其是现如今,中国军队正在深入到印度境内,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压迫印度军政当局的时候。

  新德里的情报部门并不是对于那些土邦王公们的动向一无所知,只是他们并没有想到一场风暴会是如此这样的形成,在旁遮普邦,印度虽然部署有军队,但并没有能够妥善的处理好军队的部署位置与军队作战力量投入的问题。

  在立足南亚、称雄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强国的思想制导下,印度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根据这种战略,印度军方高层平时把45%左右的陆、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边境,突出“进攻态势”的特点;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边境,保护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纵深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内部治安力量。海军在沿海部署东、西两支舰队,活跃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重点放在西部,对付与其利益相冲突的国家并保护自己的海上经济利益和石油通道。而空军重点部署在西部和首都附近。这就是说,位于德里的西部战区空军司令部才是整个西部地区兵力部署的重点,该司令部担负主要作战指挥任务,负责指挥从克什米尔向南延伸至旁遮普邦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印巴边境空中行动,主要就是和巴基斯坦空军争夺制空权,至于陆军方面,虽然第10军、第11军等部队都有部署在旁遮普,但过于偏向纵深的结构却是使得部队在面对战争的时候,能够做出很好的反应,但面对骚乱的时候,却是无法第一时间投入,这自然与印度的军事力量结构有关,准军事部队才是印度面对国内问题的首要投入力量,但问题在于,一些准军事部队,无论是战斗力还是人员的构成都太过于复杂,很难做出什么像样的平叛措施。

  但是中国人很显然便是利用了这一点,从克什米尔、从东北山地进入境内的中国军队直接指向的矛头,便似乎旁遮普,而巴基斯坦军队攻入印度境内的时候,一个指向目标也是旁遮普,印度军队从战争开始的第一时刻,便是动员了旁遮普的诸军,可这样一来,旁遮普的纵深也就出现了一些空洞,尤其是当准军事部队也被大量抽调,组成了“北方边境管理司令部”下辖的军事力量的时候,这种问题便是更加严重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