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恶战在眼前_乱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气,趁机进入北都太原。

  但是,整个河东道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到处都有叛军的影子出现。就好比与蒲津隔河相望的河东城,就差点落于叛军孙孝哲之手。

  河东城乃是关中与河东道的交通咽喉之地,一旦失守,朝廷势必将再次失去对河东与河北抵抗**的微弱联系。

  “这个好说,秦晋不是刚刚打赢了河东城之战吗,让他派人去太原接送张辅臣。”

  李隆基认为,对秦晋就要人尽其用,既然他有胆子在河东主动找叛军的晦气,自然也就有足够的能力,肃清太原到蒲津之间的交通道路。

  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李隆基顿感一阵兴奋。

  自从去年东都洛阳陷落以后,朝廷与河北道及河东道,乃至两淮江南都仅仅能维系微弱的联络。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关中通往各地的主要道路均被叛军的势力所波及,已经无法安然畅通。

  秦晋的武军一向以强悍面目示人,现在让他去与安禄山叛军战,也正好是物尽其用。

  “可敕令秦晋,让他务必清理太原往蒲津道路上游荡的叛军。”

  高力士对此也深以为然。

  “老奴以为,既然让秦晋率军在河东战,不如委以军使的差遣,如此联络散落各处的**,也好事半功倍。”

  这个建议的初衷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整合散落在河东道南部各郡的**,但李隆基听后却直摇头,并没有同意。

  原因很简单,他只能让秦晋用冯翊郡太守的名义,而绝不会使其以军使的名义将手名正言顺的到河东去。既用且防,是李隆基最基本的原则,绝不能任由秦晋在地方上无限制的扩大影响力。

  但思忖了一阵之后,李隆基忽然开口道:

  “委皇甫恪为河东道南部五郡观军容使,由其负责提调,配合武军。”

  高力士眉头紧皱,军中最忌讳的就是令出多门,天子将皇甫恪抬出来,明显是没安了好心,只怕会挑起二虎相争啊。不过,担心终归是担心,他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也无意劝阻天子。

  不管怎么样,天子这么做都是以固权为根本,他又有什么理由劝阻呢?

  辞别天子之后,高力士不顾病体初愈,连夜动身赶往潼关。随着高力士一同驰出长安城的,还有另一支马队,不过目的地却是经由冯翊郡赶往黄河东岸的河东城。

  ……

  为了解决皇甫恪麾下朔方军在战斗中的减员问题,秦晋除了将阿史那从礼的旧部打乱重新整编之后,全部补充其中,还在征召了当地的良家子,大量的组建团结兵。军资用度一律由当地府库负责,而日常训练,则全部用武军的固有办法,抽调部分军将,予以提点指挥。

  秦晋这么做是想在不造成朝廷误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武装当地百姓,以至于叛军来了,能有些还手之力。

  皇甫恪在观摩了秦晋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