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0章 太子_再战神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憋得慌,累死累活,还不能出差错。元郎君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女帝的“打压”。

  不过思及在江州“休养”的狄仁杰,以及近来有御史上奏弹劾其三子魏州司功参军狄光昭的事,言其贪暴黩货,为非作歹。誉满天下的狄公,却有这么个不肖子,还被直接曝到朝堂上,虽然发难的御史属梁王一党,却难不令人联想背后是否有什么其他“隐情”。

  每想到这,元郎君的心情又会好些,娶得佳配的好处这便体现出来了,若不是太平公主殿下,元郎君只怕也逃不脱一个被“发配”地方的结果。

  当然,这三月的低调生活,却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至少完美地避开了“复立太子”的政治风波。前前后后,还是折腾出了不少波澜,武家人以武三思为首,还是做了些“反抗”的动作,比如纠集一干“百姓”请愿,结果为皇帝强势镇压。

  武承嗣拖着病体,结果得到李显确立太子之位,未几日便郁郁而终了。名义上是病薨,估摸着是被气死的,这厮本不是个气量大的人。

  朝局的动荡,只是暂时的,随着尘埃落定,一切也都平息下来。不过,似武三思这等权势欲望重的人,可不会就此罢休,只是识趣地蛰伏起来,当有机会的时候,绝对会蹿出来吠两嗓子,只是下一次,目标当会放到李显身上。

  同时,也许是为了平衡势力,也许是为了给那些弹冠相庆的朝臣降降温,让他们冷静冷静,女帝对凤阁、鸾台、南衙诸司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从宰相到寺僚,不少人都挪了挪位置。

  似内史王及善就以其年老,“被致仕”了;被自地方召回的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杜景俭,被降为秋官尚书......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故皇嗣的支持者。

  元郎君对这些变化尽收眼中,常与太平私议。他甚至在怀疑,狄仁杰离朝,是不是也与李旦有关。

  与之相对的,是武三思等武氏宗亲的权势持续加强,武三思直接以文昌左相、同平章事,执笔政事堂。武曌这般做法,显然是在提醒那些盲目乐观的大臣,这天下,还是她武家天下,都给她安分些。

  对皇城,尤其是南部,元郎君已是十分熟悉了,顺着天街直入。在往亿岁殿南,很巧地见到了三个人,太子李显、韦妃以及新封的安乐郡主李裹儿。瞧着一家三口的样子,是又进宫给皇帝请安了。

  自从被召还,及至复位太子,李显是恍在梦中,不过十几年的打熬下来,应该是聪明了些,知道讨好武曌。隔三差五便入宫拜谒,侍母极孝,虽然,女帝并不一定乐意见他。这一次,干脆带上妻女了。

  隔得一定距离,元郎君目光平视前方,迎着三人走去,悄然打量着。李显四十多岁了,一脸庸像,有些发福,整体看起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