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五章 台海大战 下_惊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是以一开战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发动猛攻,火炮齐发,福建水师的三十余艘战舰很快就损失过半。

  蔡毅绝望地发现。他们虽然也装备了那种可弹射的瓦罐炸弹,但射程却差敌方的火炮一大截,且对方还有一艘特别巨大,外包铁皮,且火力凶猛的巨型战舰。虽然他们向这艘巨型战舰射出了不少火箭。也发射了几个瓦罐炸弹命中敌舰,但却根本不能伤及它。

  蔡毅见此战败局已定,便打起了逃跑主意。不过他很快便发现,台湾的水师战舰不但攻击凶猛,航行速度也比他的车船快得多。他只跑了半个时辰,就被台湾水师追上了。╔╗

  是以。在台湾水师舰只数量、火力、速度、均远超对手的情况下,杨月和李宝仅用了一个半时辰就结束了这场无悬念的海战。最后,蔡毅见走投无路,只好下令投降了。

  战斗结束后,岳云一清点战果。发现总共俘虏了对方两名统制、二十余名统领,百余名都指挥使,以及一万多官兵。缴获大小车船四十多艘,台湾水师的实力顿时爆增,仅舰只数量就超过朝廷现存的瓜州水师两倍以上。这一战果让上上下下的官员和士兵都放了心。就算陆战敌不过朝廷军,但有如此强大的水师,也可保台湾本土安全无恙。

  当晚,在台北城内举行了庆功晚宴,所有将领士兵,以及台湾本府的官员欢聚一堂,举杯弹庆。他们终于摆脱了对朝廷的畏惧心理,有勇气和朝廷进行战斗了。

  在晚宴上,岳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即国家并非是皇帝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家的民众共有的,皇帝只是作为民众的代表来管理国家,但国家和民众并非就是他的私有财产,他想割地就割地,想投降就投降。╔╗

  如果在现代,这种观念是很正常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是犹如石破天惊一般。如果岳云是在临安提出这样的观念,会被士大夫们斥为目无君臣之别。不过在台湾,由于是新建的政府,官员和将领大多都很年轻,较为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而且他们也的确对赵构和朝廷的卖国投降政策极为不满。对于岳云提出的这项主张较为赞同。

  而如虞允文、刘一宁、薜源等文官甚至在揣测,岳云这应该是在为进攻临安作好道义上的准备了。

  第二天一早,台湾军政府的各级官员和将领齐聚台北府衙内,商讨下一步行动。现在他们已经算是和朝廷撕破脸了。歼灭了临安和福建水师,并消灭了一万多朝廷军。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算是叛乱了。

  不过他们基本上都从忠于宋朝的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朝廷的倒行逆施,尤其是又一次在大好形势下北伐,不图收复实地,反而将矛头对准北伐军队的行为,让他们对朝廷和皇帝彻底失望了。

  而通过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