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5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我认识的一些好友,他们还真是因为盗印而选择藏作。”

  王安石道:“好小子,竟然想到用此论来打这官司,真是令人始料未及啊!”

  他对于这个现象,也是有研究的,但多半是因为财政,没有想到会在公堂之上,听到这个理论,而且还概括的这么完美。

  司马光点点头道:“而且解释的是恰到好处啊!”

  这种现象其实已经发生了,比如一些文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墨宝,而如今的大多数书商,都是粗制滥造,满篇都是错别字、缺字,看着心疼,有些大名士就只选择与好友煮诗论词,不选择公开。

  但这只不过被视为个人的选择罢了,但如果这个现象是大规模发生,确实也是很可怕的。

  张斐翻了一页文案,念道:“也许到时我们将会阔别‘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的璀璨时代,迎来‘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的文学萧条。”

  “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

  这是什么鬼?

  我大宋风华应该不会沦落于此吧!

  不少士大夫觉得张斐有些危言耸听,我家书童作的诗也比这强的多啊!

  真不至于。

  “然而!”

  张斐继续言道:“我朝立国之本,乃是以文治国,真宗皇帝曾也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故论文学佳作,是远胜历朝历代,这些佳作对于后辈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反之,一旦这文学佳作慢慢变少,也将预示着我朝以文治国将的根本在慢慢腐坏,这不是坏我立国之本又是什么?虽然这本诗词集的内容无伤大雅,但是盗印书籍,绝对是属于造袄书袄言罪。”

  “说得好啊!”

  只听得一个苍老之声。

  吕公著偏头看去,竟是坐在院内的一个士大夫。

  这老者一声吆喝,其余的士大夫们也都纷纷点头,对此表示非常认同。

  门前更是有不少人为之叫好啊!

  这番论述,对于他们文人而言,真得是非常完美的论述。

  他们对于其中每个字都非常满意。

  嗯。

  这小子也没有传说中那般可恶。

  但是这令吕公著很是为难,这番论述是没有问题的,盗印泛滥,确实已经引发了此类问题,他的许多好友都经常抱怨,但是光凭这番论述,就判定一个这么重的罪名,显然也是不妥当的。

  可他一时也找不到理由去推翻张斐的论述。

  虽说其中有抛开剂量谈毒性的嫌疑,但是张斐却引用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而来此听审的士大夫、大文豪显然都是支持张斐的这个观点。

  虽然他们只是来听审得,但鉴于他们的名望和地位,也必须顾虑到他们的态度。

  可是在吕公著看来,这到底只是一个民事诉讼案,那书商也没有这个意图,判决不应该超出太远,他为了保护那书商,都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