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鱼与熊掌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变法是毫无意义。”

  司马光点点头道:“你说得对,看来真是我们好高骛远了呀!”

  为什么谈德不谈法,不是因为德比法高级,而是委曲求全。

  就正常逻辑来讲,道德其实是更高的境界,法是底线,肯定是先守住底线,才能谈道德。

  可现实就是抹去底线,只谈道德,这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原因就是,违反道德,得到只是教育,比如说,你这样做的是不对的,下次就别这样了。

  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回旋余地。

  违反法律,得到的是惩罚,回旋的范围非常小。

  你就是不敢去惩罚,故此才去谈道德教育的。

  如果藏富于民是基于道德,其实就是基于委曲求全。

  换而言之,你自己都知道你根本就管不到他们,那么财富控制在他们手里,是怎么都得不到稳定的结果。

  大道至简。

  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你们无非就是做不到,故此就弄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来掩盖这个事实。

  如果抛开事实不谈,是不可能成功的。

  苏轼也发现这个问题,如果大家都不守法,变法就只是纯粹的利益之争,首先得做到守法,才能去谈这变法的得失。

  而张斐到底是一个俗人,不会就这个问题过多的纠结,司马光走后,他就开始查阅店里的账目。

  一个词来形容,惨目忍睹。

  就是之前赚了马天豪他们一点钱,之后的没啥太多收入。

  然而,开销却是越来越大。

  正好范理入得堂内,张斐就问道:“范员外,咱们店里的收入,真是每况愈下,这么下去可是不行的。”

  范理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你这是什么话?”

  张斐没好气道:“他们就找不到官司打么,如今咱们名气这么大。”

  范理道:“就是因为咱们名气太大,这官司反而不好接。”

  张斐问道:“此话怎讲?”

  范理先是一张嘴,随后道:“你先等等。”

  说着,他从档案室里面找出一份文案来,递给张斐,“你看看这桩官司。”

  张斐接过来,翻开看了看,这官司倒是很简单,就是第一甜水巷,有一个老婆婆去世了,她留下的房产起了争执。

  这老婆婆有一个儿子,一直都住在城西,是做绸缎买卖的,但从来没有照顾过卧病在床的母亲,是邻居家一个卖炊饼大婶一直在照顾这老婆婆,这老婆婆死后,就将房子给了这邻居大婶。

  结果她儿子认为,这房子应该传给自己,怎么能留给邻居,故此就要打官司,于是跑来找汴京律师事务所帮忙。

  张斐看完之后,道:“这官司不错呀!能挣不少钱,你们是没有把握吗?”

  范理立刻道:“还真不是,那大婶是一个善良的老实人,要打绝对能赢,可事实就是这儿子也真不是个东西,同住一城,母亲卧病在床,他却从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