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九章 川陕跃进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忧”真是个明白人。

  赵谨这句是听明白了的,高兴道:“如此甚好,朝政有折卿和徐卿主持,膜也就放心了。”

  折彦质又表了一番随后像是无意问道:“请示圣上,臣若回中枢任职这江西宣抚司,何人主持?”

  “折卿回行在军政事务是何人在暂代?”皇帝问道。

  “折彦文。”麟王回答道。

  “好,朕知道了。”皇帝这话,心照不富。

  其实,折彦质有一句话还没有问,也不用问。他不但是江南西路宣抚大使,更是统率荆湖、江西、两淮的最高军事长官。他一旦离职,将来打仗,谁统领南方诸军?韩世忠?资历不够。折彦文?显然也不行。舍此二人,就只有权淮南宣抚使,刘光国了。想必,调自己回行在,也有这层含意在吧。

  次日,皇帝亲笔草诏,正式任命折彦质为“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本来左相的头衔应该是“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因为徐良的头衔是“平章军国重事”因此也给折彦质一般无二。这样一来,两位宰相职权完全一样,甚至完全重叠,牵制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但鼻说回来,徐良的权力,不仅仅在于这一个头衔,更重要的是,朝中大批的支持者。折彦质虽说当年曾经担任过枢密使,但毕竟离开中枢太久,在朝中几乎没有自己的势力,若要和徐良对立起来,恐怕也非易事。

  任命一下达,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最愁的,莫过于秦桧。他本来满心欢喜,准备升任首相,没想到,突然之间,吃到嘴边的鸭子也飞走了。皇帝给他的安慰,只不过是一个开国郡公的爵位。而最让他气不过的是,分徐良的权,这办法还是他出的!而更让他捶xiōng顿足的是,折彦质之所以能调回〖中〗央执政,起因,就是因为他一时不慎,把折仲古的奏本从袖子里甩了出来!麟王的任命下达以后,秦会之气得生了病,告假在家休养,看起来,这位秦参政,还要多隐忍韬晦几年了。

  而在家守丧的徐良,对此事也无可奈何。谁叫老太君偏生此时过世了。否则任何人,包括皇帝在内,要想分他的权,也不容易。现在折彦质也上位了,怎么着,皇帝也应该下诏夺情了吧?

  果然不出所料,麟王担任左相的次日,皇帝就派内shì到徐府,宣徐良入宫见驾。

  赵谨之所以听从建议,要分徐良的权,一则是出于保护自家,防备权臣的本能,二则是因为受皇后的挑唆。但从心底来说,他对拥立自己登基的徐六,还是相对信任的。

  所以,徐良一到勤政堂,皇帝就赐座,并再三地安慰他,节哀顺便。只是这话在对方听来,也不知道你是叫他节丧母的哀,还是丢权的哀。大概也知道,用折彦质分权,徐良心里多少有些情绪。赵谨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