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人才济济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挨挨,群英荟萃。有张瑾、张白骑、高顺、张辽、谢玄、段文、晟武、魏越。

  其中张辽乃是五子良将之首,入选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位居华夏武将最高荣誉殿堂。

  高顺生前一直位列张辽之上,其才能不言而喻。

  张白骑、魏越各自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段文虽未青史留名,但其军略深得汉末名将段颎真传,实乃将才。

  谢玄一身勇武,堪称神鬼莫当,虎熊之将也。

  张瑾、晟武亦堪重用。

  还有郭淮游离在外,只待时机成熟便投效麾下。

  可以说,正是在张瑞与众人的亲眼见证下,孟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到如今地步,文武将校,人才济济!

  如今杨凤寇略上党,隔绝太原。再无精兵强将可以威胁孟县存亡。

  麾下又有能臣猛将,孟县实力壮大已成必然之事。

  张瑞可以从容积蓄实力,发展壮大。

  当面之敌仅剩太原郡兵和南方诸县境内之豪强。皆可徐徐图之。

  如今是中平五年夏末,距明年灵帝驾崩,董卓进京,天下大乱,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

  只要自己能在这一年内全克太原,虎踞并州,就能在将来的群雄讨董中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若群雄开的价码高,自己就南下河东,与白波军共同截断董卓退路。

  这点毋庸置疑,历史上董卓正是担忧白波军截断后方,才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当然,若董太师不吝重赏,张瑞亦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而且可做之事更多。

  向西可攻打白波军,帮他稳定后方。

  向东可联络杨凤,一起劫掠河内。

  甚至配合董太师夹击河内联军亦非不可。

  张瑞依稀记得董太师曾率军北渡黄河,大败河内王匡。

  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甲于天下,若同入河内,能吓的联军不敢出城半步。

  但关于如何攻克太原,孟县文武意见不一。

  若是往常,张瑞会择其中一策而定。

  以张瑞威信,众文武只需跟随张瑞剑锋所指,振奋效力即可。

  但如今文武官僚分为两派,张瑞亦是难以定夺。

  以裴潜、高顺为首的一派主张秋收时驻军晋阳,让彼辈不敢收割粮食。同时派出孟县军民抢收其麦,致使郡县无粮可守。

  待大军攻破晋阳,一如孟县今年故事,贷粮供给那些无粮之家。

  以裴绍、张瑾为首的一派则主张施以仁义,让百姓安稳收粮。只需抢在郡县征收赋税之前围困敌城即可。

  外无必救之师,太原诸郡县已为必陷之城。施仁义与百姓,能收太原民心。

  这两策中,前者胜在稳妥。其一可削弱敌军实力,其二可减少孟县将士伤亡。缺点是很多百姓可能熬不到大军破城,就已饿死在家。

  后者固然能减少百姓伤亡,但豪强、郡县亦能抢收一部分粮食。恐将士攻城不顺,多有死伤。

  为此已争执良久。

  文武们即将各自归县准备秋收,张瑞今日必须做出决断。

  是牺牲军人,还是牺牲百姓。

  这个抉择实在是太过沉重,决心难断。

  主政一方带来的不仅是荣誉、威严还有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