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节 招商引资(为汪旺顺打赏加更!)_还看今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口。

  而在内陆地区在运输和报关成本上的劣势却是是不言而喻的,哪怕是在工资、土地和税收上能获得更大的优惠,但考虑到这些港商、台商对内陆地区的不了解,所以98年以前内陆地区的外资和港台企业并不算多,能够有几家装点门面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所以沙正阳对这一点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真正局面好转还是要等到好几年后去了,等到大陆的民营企业开始崛起,电脑乃至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引来台资的大举进入内陆,加上汽车、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日益兴盛,才真正给整个大陆市场经济带来蓬勃的动力。

  现在只能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试一试,能行最好,不行也算是探探路。

  不过在和香港那边接触之前,肯定要获得一些授权,比如在税收的三免两减、土地出让金的减免甚至财政补贴等等上都要有一些政策出来,否则根本就没法去谈。

  自己单枪匹马肯定不行,所以需要一个助手,现在看来这卢雅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卢雅,这样,你先去做一个方案构想出来,我看看,然后我去找桑主任商量,敲定如何来运作。”沙正阳下了决心,就不在绕圈子,“我有些资源,一个朋友在香港,他的伯父是个港商,在香港那边有几个厂,有意要回内地投资,我觉得可以去接触接触。”

  “啊?真的?”卢雅又惊又喜。

  做个方案简单,关键还是在于资源,现在各地都在争抢投资的情况下,想要引进几家像样的企业和项目有多难不用问。

  如果不是东方红酒业投资的自然堂水业,卢雅一直担心银台开发区会不会一直是一个空壳子开发区了。

  “这种事情我能骗人么?”沙正阳笑着道:“不过这里边肯定还有一些障碍,主要是我们地处内陆,他们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做外销单子,运输和报关成本就是一个大问题,当然,我们也有优势,就看接触之后谈得如何了。”

  “沙主任,如果真的能够拉到一两个港资企业进来,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市里边每年都要考核引进外资,我们银台这几年基本上都是零光蛋,如果今年能有所突破,不仅仅是开发区,就是对整个银台县来说,意义都非同凡响,我觉得这完全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去争取!”

  看见卢雅眉飞色舞的模样,沙正阳也有些好笑,这不是争取不争取的问题,条件达不到,或者说人家觉得在内陆投资不划算,这事儿就肯定没戏,沙正阳自己也没有多大把握。

  “行了,我知道怎么去做,你先把方案拿出来,尤其是对引入外资企业的一些奖励政策要有一个大概的规划出来,基本上可以参照市里边那些开发区来考虑,咱们条件不如市里的开发区,肯定要有更好更具针对性的政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