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出名要趁早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听陈旸说,你要提前申请硕士毕业,然后跟着他读博是吧?”潘校长说道,“说实话我是不建议你跳过两段研究生经历的,因为我跟你聊天,发现你在物理学很多方面基础都不扎实,属于很偏的偏才,就偏到电子流理论去了。”

  “这个……”杜恪汗颜,他一介本科毕业生,能有啥基础,为了写出电子流理论的论文,可以说恶补了多少凝聚态物理的知识。

  如果不是独立完成电子流理论的推导,可以说别人都不一定会相信,这样的理论这样的论文,会是他写的。

  因为实在是有点说不通,杜恪的积累太少。

  唯一的解释就是——天才。

  天才总是与众不同的,可以跃过普通人所需要的积累阶段,直接引领科学浪潮。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种色彩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具有非凡的一面,可以说很多科研成果的发现发明,都是天才们智慧火花的闪烁,而不是依靠勤勤恳恳就能做出来的。

  灵光一闪,远比勤奋汗水重要一百倍。

  “我还是想尽快毕业,潘校长,说实话,我对读书没有什么兴趣。”杜恪实话实说,获得心灵战甲,拥有奇幻世界做背景之后,他是真的不想再像普通人一样按部就班学习工作,大好人生可不能浪费在课堂上、实验室里。

  “随便你,等你研究中知识匮乏,你就知道主动去索取知识了。”

  ……

  时光荏苒。

  2月眨眼翻篇到3月,电子流实验室出产的论文越来越多,严嗣同完成了第二篇P.R.B,陶勋那边也完成了一篇P.R.B,其他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也纷纷在国内SCI期刊,尤其是《化学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可以说实验室的论文,处于井喷状态。

  不过,杜恪的第九篇论文,却迟迟没有动笔。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最近比较忙,忙着应酬,忙着跟随潘校长四处拜访。不得不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没有加入夏科大,或许随着论文一步一步炒热,他依然可以获得大量关注,但远不如现在,直接就登堂入室了。有夏科大帮忙宣传,电子流理论已经成为目前热门研究对象。

  “小杜,累了没有?”飞机上,潘校长问道。

  “没有,挺精神的。”

  “嗯,这次去浙大交流,好好发挥,都说我们国内科学家水平一般般但是PPT技术一流,但这多多少少都是自我调侃,我们要做到的是科研水平和PPT技术一样高。对了,陶勋那边,帮你通过提前毕业没有?”

  “已经通过了,正在办手续,马上就能拿到硕士文凭。”杜恪此刻的心情有点亢奋,半年硕士毕业,说起来这也算是一段传奇了。

  接下来他打算再读半年博士,然后毕业成为博士后。

  反正他就读夏科大,就是为了拿文凭,能怎么节省时间就怎么节省。

  等将来他拿到诺贝尔奖,人们回过头再看,必然会惊叹、盛赞这一段求学传奇。毕竟按部就班读书工作科研拿诺贝尔奖,过程太枯燥,没有什么爆点。如杜恪这样,大学门门挂科,却在毕业后突飞猛进,从差生一跃成为学霸,从普通人一跃名动天下,冲击力显然很强很强。

  科学家也是需要故事包装的,那些能被人记住的科学家,哪个没有点小故事。

  穿过蓝天白云。

  飞机停在了临安市机场,刚下飞机,就看到迎接牌,迎接潘校长和杜恪。

  “走吧,小杜,既然你坚持出名要趁早,这次来浙大交流演讲,就好好发挥。今天你站在的地方,是浙大礼堂演讲,等以后你站在的地方,就有可能是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