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39章 顿悟成佛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寺却不论名声还是规模都小的多。

  密宗此时的影响力极大,可皇帝却选了禅宗少林。

  据说皇帝说了这样一句话,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土化后的佛教。他们没有生搬硬套天竺的佛经戒律,而是依据中土风情地理人士风俗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全新的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今年才四十二岁的少林禅宗方丈四祖司马道信,是一个对佛法很有独特悟性之人,他提出的佛性人人皆有,顿悟成佛之说,虽还未系统化,但已经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面也使得天竺传入的佛教更中国化。

  相比起大兴善寺、青龙寺等这些大寺都喜欢引入天竺僧人,大量翻译天竺佛经的做法,无疑少林道信方丈的这种人人皆有佛性、顿悟成佛法,更得皇帝欣赏,也更适合本土化。

  正因此,他才会被皇帝赐予护国法师的衔头,授以天下僧正之职,就是表明对禅宗的支持,也有利用禅宗的佛法来改良现如今的佛教诸派。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对他的统治更有帮助,皇帝现在于佛道诸宗派中选择了少林禅宗和茅山上清派,也是一样。

  “陛下曾与许侍卫谈论过禅宗佛法,对于法师的佛法很赞成,说过两句话,“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年达摩祖师面壁坐禅九年,而一朝顿悟成佛,关键还是顿悟。”

  这番话,令道信方丈震惊无比。

  少林之所以称为禅宗祖庭,就是因为他们的修行方式讲究坐禅,而四祖道信却走了另一条路,就是认为并不一定要坐禅渐进,而是可以顿悟成佛,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不一定需要专门通过坐禅修练的方式。

  彻见心性本源,方为主旨。

  他的这种学说,其实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道信虽然接掌少林也多年,但眼下还年轻,他的这套学说,其实也还未完全成型,还在琢磨完善的阶段。

  但偏偏现在这位通事舍人所说的皇帝之言,却是把他一直以来在钻石琢磨而还未琢磨透的那点东西,一下子给打通了。

  皇帝所说的这几句话,正是他苦苦追寻,还未能参透的。

  他感觉,现在经皇帝一点拔,顿时有一种一语道破天机,让他顿悟的感觉。

  这正是他追寻的那种佛心本性。

  突然间,他觉得自己已经顿悟成佛了。

  “想不到陛下,居然早就顿悟明白。”道信无比佩服。

  这下道信的一众弟子都震惊万分,特别是号称极有佛性,深得道性真传的弘忍,更是震惊万分,做为原本被预定为下一代方丈住持的他,在这方面还只参研出一点点感觉来。

  现在师父却说,皇帝居然已经顿悟了?

  “弘忍!”

  “师父,徒弟在。”

  “为师决定派你前往敦煌,奉旨建立西少林寺,你选五十名僧人,预做准备吧!”

  从达摩祖师初到中土,到如今四祖道信,禅宗在中土佛门中的地位一直很尴尬,一直受到密宗等一些宗派的排挤。

  如今,禅宗终于能得到大秦天子的欣赏与支持,尤其是皇帝居然对他们禅宗如此了解,道信认为,他们没有任何可犹豫的,必须全力支持皇帝。

  如此,方能让禅宗发扬光大。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