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0章 有感而发的一篇废话_扶明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齐,千篇一律的标题,主题:“敢和皇上互殴的牛逼大臣!”

  和皇帝互殴?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信吧!

  然而现实就有很多没脑子的深信不疑!看一下评论区那些高呼马奇牛逼的群体,你会忍不住叹气,真的是一点点的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没有么!

  真是令人无语!

  试想一下哪怕是在汉唐宋明这种君臣关系相对柔和的时代,有哪个大臣敢和皇帝互殴?

  何况在清朝这个帝王专制的时代!

  要知道清朝君臣关系并前朝那种传统君臣关系,确切说他们是主仆关系!主子和奴才!而事实也是如此,大臣几乎都是称奴才,甚至有些大臣舔着称奴才,皇帝还不允呢,你不配!

  所以你说奴才在朝堂上和皇帝互殴?

  可他么的偏偏有人这么胡编乱造,就还有人信!

  那到底有没有互殴呢?

  当然没有,无论是《清实录》还是《清史稿》中记录都是马齐“御前拂袖而去”都说明史是清人写的,歪曲事实太多,那这两个可是清人自个的史官写的。

  也就是说,康熙把马齐骂急眼了,这货转身就走了!

  后果就是康熙大怒,马齐斩立决,马武绞刑全家发配黑龙江……看看没,这仅仅是拂袖而去,试想若真和康熙互殴,那不得把哈什屯的棺材挖出来鞭尸啊!

  结果又有人说《清实录》和《清史稿》虽然没记载,但《朝鲜李朝实录》里貌似有记载啊,好,看看《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胡人持皇帝阴事……殴曳马齐,仍官其子……

  也就是说即便按照《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也是康熙揍了或者拽了马齐几下,马齐属于单方面挨揍,和互殴有毛关系,您可比派出所还会定性啊!

  咱再说来说《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他们朝鲜的事水份有多大咱暂且不说,记载明朝的事件,可以说水份没膝盖了!

  因为有关明朝的事情就相当于他们的驻京办事处向老家半岛发了明廷的八卦新闻,而且这新闻他都还没资格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只能道听途说!

  当然了这些人的道听途书比一些野史有根据,毕竟有渠道有路子,反观一些野史完全就是作者道听途说后加上自己的臆想,杜撰所成的故事,老百姓爱看爱听!

  说到这里不由又想多说几句,因为总会有些读者因为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数据额争的面红耳赤,各自引经据典试图说服对方,有争辩是好的,互相求证也是好的。

  但是无法接受那些无脑瞎争的,看了个小报,野史或者自媒体的文章就当成了正史就深信不疑,就让人很无语!

  不是说正史就是真正的历史,有句话不是说了么,历史无真相!还有句话叫历史是一个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历代史官根据政治需要或者自己的喜恶所写总会有出入的!

  正史都未必是真正的历史,那野史就更不用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野史相当于现在的一些自媒体,道听途说信口雌黄,人云亦云,胡编乱造,有人爱看他就爱编,无脑受众群体多到令人发颤!

  可现在的自媒体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很多数据或者历史事件还能方便查阅,就是胡编乱造至少还有的放矢。

  但诸位有没有想过古代的野史是什么?

  某个文人的杂谈,文集,杂记!

  这些玩意是什么?

  就是道听途说,一件事不知道经过几百道的加工传到他耳朵里,臆想杜撰之后加工成书,这就是野史了!

  约等于“我大舅家的外孙女的老丈人的姑老爷家养的那只狗当时就在现场看着,它亲口说的!”

  在古代他们不能网上查询资料,也没有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哪怕找本史书都难,写史料只能根据前朝的人云亦云

  记录当时的事件呢,亦不在朝为官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很多历史事件,而且野史也就是那些杂记,文集的作者呀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没有官身,都是在野之人,村里,镇上的识字的文人,私塾老师……他们甚至有的人足迹都没走出百里范围!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