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童贯!他怎么来代州了?(中午再两连更吧!)_大宋有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玩第二回了。

  所以在入主太原之后,赵楷就开始和王禀、韩世忠、耶律余睹、刘晏、杨唯中、陈记等人商量改编整军的事儿了——之所以和他们商量,当然也是有道理的。

  这六人中陈记本就是司马,就是管这类事儿的。而且他既是进士出身,又跟着赵楷砍过人,还是赵楷的元从心腹......等赵楷黄袍加身了,他不是太宰就是元枢啊!

  所以他和那些被以文御武之法拘束了半辈子的军头说话还是蛮管用的——在整军过程中,必然会有人失去兵权!

  这事儿就得陈记出面去摆平了......千里做官只为财嘛!拿兵权换个知州、知府做一做怎么样?

  还想要上进?

  没问题,就在大王身边安排个优差吧!

  有儿子要培养?

  好啊,给大王当“带御”,前途似锦啊!

  总之,一连串的幕后交易,都由陈记去搞定。

  而原本的河东兵马副总管王禀则被赵楷封为右都统制,和何灌一样,成了不直接带兵的“大神”,不过他的儿子王荀和赵楷关系很好,早年也在皇城司干过,所以不愁没有兵带。

  耶律余睹、刘晏、杨惟忠三人则分别得到了军事参议官、新军统制(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马场统制(负责建立和管理马场)的差遣,实际上也不再带兵。

  余睹带来的契丹(其实也有汉人、奚人)兵和刘晏、郭天女带来的燕地汉儿混编,现在由刘菩萨、董金刚二人分领。

  刘菩萨是刘晏的从弟,所以刘晏并不算完全失去兵权。

  而杨惟忠的养子康安国(杨惟忠本名康炯)则代父掌兵,出任了正将。

  只有耶律余睹这个降将真正失去了兵权。

  而王禀、耶律余睹、刘晏、杨惟忠这四个老将虽然不再直接带兵,但是他们的军事经验非常丰富,熟悉宋、辽、西夏甚至金国的军制和战法,也熟知各种步骑战术。

  所以他们几个加上一个很会纸上谈兵的陈记,就形成了辅弼赵楷的参谋团。

  韩世忠则是赵楷的头号大将,对现下赵楷一系的军队情况最为熟悉,当然也要参与整军这样的大计划。

  在这六人的合力谋划之下,到了六月,赵楷的天策六军,总算按照一套新的军制草草编成,而且还进行了一些时日的集训......怎么精锐是不敢说的,但是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嘛!

  至少看着有点像了!

  既然有点像了,当然就要出兵去吓唬人了。

  不是去吓唬金人,金人的主力早就从河东地面上撤退了,只留下少量在河东之战中投降的原宋军部队守在代州的雁门、繁時两县,和赵楷对峙,算是守着金兵再入河东的门户。

  在赵楷刚入太原那会儿,他一方面要推动清田检地,一方面要整顿和扩充军队,实在也没有余力去攻打雁门、繁時。

  而如今..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