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赏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战,都有极大的区别。

  能守住淅川城,不仅梁军关中兵马及粮草,不能通过丹江运入荆襄,还必然能从侧翼牵制相当数量的梁军精锐。要不然的话,梁军从方城到樊城这一条线的侧翼,都将暴露在淅川守军的窥视之下。

  也许梁军在这一线所守的城池,不怕淅川兵马袭扰,但其粮草要源源不断的从后方的许州运往樊城,要派多少兵马保护,才不畏偷袭?

  只不过三皇子杨元溥毅然决然坐镇淅川,誓死要率龙雀军掐死丹江通道,但不管信昌侯李普及世妃如何鼓说,金陵城里却是没有几人觉得三皇子以及收编染疫饥民而得的龙雀军有抵挡虎狼梁军守住淅川可能。

  天佑帝命令沈鹤到荆州后,直接赶来淅川,便是要确认淅川守军的状态,确认守住淅川的可能到底有多大。

  这些都将直接决定着金陵兵马到荆襄后具体的增援作战要如何部署。

  杨恩虽然早年没有直接统领大军的机会,但天佑帝南征北战这么多年来,主要城池修筑及战械的督造,都是杨恩一手主持。

  天佑帝从内心深处,也是渴望淅川城能够守住,除了能保住三皇子杨元溥的性命外,守住淅川城也能使荆襄战事变得简单许多。

  天佑帝指令杨恩与沈鹤同行,冒着极大风险进入淅川,是指望杨恩能在辅佐三皇子守淅川城时出大力。

  沈鹤一路都担心他们赶到淅川时已经失守,他们北上之行便成了自投罗网,没想到赶来淅川,城池非但没有失守,不仅残城、守军将卒,乃至三皇子杨元溥本身英气勃发的状况,都要比他们出发时所猜想的好得多。

  即便杨元溥在此之前多次派人回金陵,陈述淅川至荆子口的战事进展及形势,沈鹤也亲自看到呈于御案前杨元溥及沈漾等人的秘折,但他心里还是不怎么相信三皇子能掌控这么复杂而恶劣的局面。

  他甚至认为三皇子及沈漾等人被困淅川后,不惜在奏疏里夸大其辞,目的只是为了金陵援军能早一步进入荆襄与梁军主力作战,方便他们自己能够解围脱身。

  不过,真要是如此,金陵援军错估淅川的守御形势,仓促进入荆襄,则可能是直接威胁大楚存亡的冒险。

  如今看到三皇子及沈漾等人的奏疏,都是据实反应淅川这边的形势,沈鹤内心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暗的震惊,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毕竟在发往金陵的奏疏里,不会将背后的心机算计都写明了。

  在沈鹤、杨恩面前,杨元溥、韩谦他们也绝不会承认在西进之前,就已经确知梁雍王人在宛城了。

  不过,听得三皇子西进后,先斩杀夏振,与郑晖诸部刮分郢州州兵,稳住淅川军心,继而又笼络山寨兵,果断放弃沧浪城、铁鳄岭,将人马及物资集中于荆子口、淅川两地,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