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半野(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

  “仓储之外,我营中尚可提供贮备金,以供郑公这边差遣。”赵当世接着道。

  此形式古已有之,譬如唐之飞钱、宋之钱引、元之交钞,可以统称为“银票”。本质上银票是一种记账凭证,本身不具备价值,形式为票据。明朝立国初,也曾发布过类似的“大明宝钞”,结果没有储备金,发行当年就严重通货膨胀,往后百年间面值一直很不稳定,正统以后,“积之市肆,过者不顾”,已经形同废纸,最后在正德年间被完全废止。不过民间钱庄、银号或是大商贾之间交易兑货,周转不便时也会小规模小范围使用私家的银票,从未断绝。换句话说,只要赵营、郑家两边约定好规则,那么郑家的人今后来内地交易,不用再携带真金白银,届时只需以郑家开出的凭证向赵营兑相应的现钱即可。支度均记在郑家公账上,定期再由赵营与郑家统一进行结算。

  郑家家大业大,在内地建立几个钱庄轻而易举。然而中原各地近几年来流寇风起云涌、局势动荡的实际情况却让郑芝龙望而生畏,设立钱庄预先贮备钱财的计划因此久悬未决。是以当郑家进入内地进行大宗采购时,不得不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钱,带这么多钱在身上辗转千里本身就是另一种风险。山五商建立之初,郑芝龙就为这事苦恼,倘赵营能自告奋勇,揽下提供贮备金这项差事,出于赵营可见的强大武装力量,郑芝龙对贮备金的安全性的相信是毋庸置疑的。

  代为采购消除牙人、建立仓储帮助转运、提供贮备金供支度,这是赵营针对郑家山五商着实存在的困境所能提供的自身利益。当然,最后再加上一项,不论内地还是市舶司,每年的受益会给郑家分润,好歹凑齐了四项价值,多多少少能与赵当世要求郑家的四项要求匹配。

  赵当世说话的时候,不单郑芝龙,苏高照也听得很认真。他是山五商中的把头之一,这种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怎能忽视。听得入神了,好两次温酒煮沸了也浑然不觉,直到壶盖腾爆而出。始才手忙脚乱收拾残局。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