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捭阖(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释放,相继走出贡院时,仍对适才发生的一切心有余悸。那时候左梦庚一身铠甲,来到贡院耀武扬威,也不知因何突然与一个大臣起了口角,之后更是勃然大怒,声称要将贡院连同数百大臣全都付之一炬。说时迟那时快,钱谦益从偏门闯出,不畏明晃晃的刀丛剑林,挡在左梦庚身前与他好生唇枪舌战了一番,场面甚是激烈。最后左梦庚被说服,诚恳认错,不仅下令撤走贡院守卫,更请求钱谦益带领群臣主持政务。

  左梦庚与钱谦益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用武力将群臣震慑的同时又让他们看到了一线机会——原来弘光朝廷的军头也不是不讲道理,到头来还是得仰仗南京官员办事。没人会主动往钉子上撞,尤其是南京百官,说到底拥立桂王争的只是“利益”二字,但性命攸关之际,孰轻孰重自有分晓,更不必提如今败局已定,再垂死挣扎,利益别想捞着,只怕最后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亏本买卖。

  大势所趋,加之钱谦益跳出来领头引导众情,南京百官认清形势,抵触情绪慢慢消减。自然而然,本就名重天下,又“临危救同志于水火”的钱谦益成了众望所归的首领。先是南京周边刘肇基、张天禄等部收到南京兵部的指示,解除了临战状态,以为南京即将遭受战火的惶惶人心逐渐安定,而后弘光朝廷对南京官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任免。

  首先毫无疑问,在南京对局势有着定海神针作用的钱谦益入阁,充首辅,任吏部尚书,进文渊阁。接下来,姜曰广入阁,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弘图入阁,任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这三人皆为东林党人,本来在南京地位声望亦高。

  除此之外,诏凤阳总督马士英入南京,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身份为东阁大学士,入阁。此举是赵当世刻意为之,用以剥夺马士英在地方上的兵权。马士英本来在凤阳主要督刘良佐、牟文绶等军,但刘良佐不太听他的,实际上职权也有限。且刘良佐自打与左梦庚、方国安见面回到江北后,立刻写信给马士英假称接到了桂王,诱使马士英来军中并将他扣住了,所以马士英深陷泥沼,为了脱身,亦不得不来南京。

  阁臣还有两人。一人王应熊,以左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身份入阁;一人丁魁楚,以兵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身份入阁。

  王应熊博学多才又性格强横,颇受人敬畏。其人早在崇祯六年就因与周延儒、温体仁结党入阁,直到崇祯八年都在温体仁领导下的内阁做事,温体仁倒台后被连累回家赋闲。崇祯十五年,周延儒为首辅,又把他请入阁,但后来周延儒论罪,王应熊受到牵连,奉诏入朝对证,可还没到,北京就被顺军攻陷了。他随后返回老家,但在中途为赵当世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