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8章 大宋的未来(为新盟主‘手谈汪’加更)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前闹事,某带着人打断了他们的腿。随后有楚家的人在皇城前喊冤,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说了,觉着冤屈就去开封府报官。但她老人家觉着头疼。”

  太后娘娘竟然不管?

  苏轼欢喜的靠了过来,问道:“那后来呢?”

  沈安端着茶杯,“后来那人去寻国舅,正好国舅请某吃饭,他就在隔壁听,最后嚎哭不已……”

  为啥嚎哭不已?

  肯定是听到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儿。

  苏轼只觉得胸口那里蹦跳的厉害,起身拱手道:“多谢安北了。”

  沈安在,曹佾不管如何都不可能会因此而为难苏轼,所以这事儿就算是尘埃落地了。

  沈安颔首,“你我兄弟,这只是小事罢了。”

  他本想说没事,以后你该如何就如何,可想到苏轼的各种不靠谱,最后还是忍住了。

  “至于那些人,不必退让半步。”

  沈安放下茶杯,声音轻微,可张启伟却坐直了身体,仿佛是在聆听上官的吩咐。

  “马上去询问,就说朝中要收富户的免役钱,谁赞同,谁反对!速去!”

  “是。”

  沈安刚才展露了自己杀伐果断的一面,张启伟下意识的就答应了。

  沈安看了赵顼一眼,不知道他领悟了些什么。

  “做大事,第一要稳。”

  张启伟出去了,室内只有沈安三人,他这才开始了教导。

  “免役法之事你就很稳,一步步的,不急不躁。”

  赵顼有些赧然的道:“此事想了一年多,当然不急。”

  “这样最好。”沈安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功劳,不禁心中欢喜,“第二就是要杀伐果断,你若是帝王,做事但凡优柔寡断,臣下就会揣测你,就会欺负你……所以,在某来之前,你为何不动手?”

  他到祥符那么久了,竟然没有一点进展,这让沈安有些失望。

  赵顼说道:“我想着等那些人在京城闹事的结果出来了再说,谋而后定。”

  外面,张启伟去吩咐人回来了,刚想进来,听到这话就止步了。

  沈安的声音听着有些森然,“你是皇子,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帝王。免役法乃是新政的第一步,堂堂正正的第一步,此事若是成了,就为以后开了个好头,若是败了,新政一切休提。此等大事,你竟然要等待……优柔寡断至此,大宋的未来如何能寄托在你的身上?嗯?!”

  赵顼不禁起身,“是,我不够果断……”

  “大事当前,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沈安缓和了语气,“这就如同是两军对垒,一旦发现战机就要动手,什么请示,战机稍纵即逝,你请示来请示去,战机都没了,还打什么?打个屁!”

  外面的张启伟已经惊住了。

  合着沈安真的在教导皇子?

  外界有传闻,说沈安是皇子的伴读。

  可今日张启伟才知道,原来不是伴读,而是教导。

  这个沈安竟然如此吗?

  他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