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3章 你倒是给个答案啊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默哀一瞬。

  随后杨继年就告假了。

  他一路到了沈家,沈安闻讯来迎,顺带还抱着芋头。

  “那么热你抱他出来作甚?给我。”

  杨继年很不满的接过孩子,熟练的抱着往里走。

  “爹爹。”

  杨卓雪看到父亲抱芋头就觉得怪怪的,然后问道:“爹爹,您抱芋头和当年抱我有区别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沈安觉得应该是没区别的。

  可杨继年却认真的想了想,“你当年调皮,抱着就爱哭,那时候为父很头疼。”

  遇到个爱哭的孩子真的会崩溃。

  沈安看了杨卓雪一眼,心想媳妇小时候竟然是个爱哭鬼?

  杨卓雪有些赧然的道:“哪有。”

  “就有。”杨继年看着芋头,神色间多了慈祥,“芋头却乖巧多了。”

  这是隔代亲!

  沈安算是弄清楚了杨继年的思路,大抵就是隔代亲。

  有了外孙,女儿就可以靠边站了。

  “你那个……作的那首诗不妥当。”杨继年很不高兴的道:“芋头长大了自然要科举,要为官做宰。什么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咒芋头以后变成傻子呢?有这么为人父的吗?”

  呃!

  沈安没想到老丈人突然杀过来竟然是为了这个。

  “丈人,那只是首应景的诗。”沈安想起了当时的情况,“官家问小婿对子女有何要求,小婿就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是苏轼半生潦倒的感悟,也是大彻大悟后对儿子的期盼,却被沈安给提前弄了出来。

  不过沈安不觉得苏轼还会作这首诗。

  如今的苏轼在御史台算是如鱼得水,宦途顺畅,还和赵顼、王雱的关系不错,再怎么滴也不会重蹈覆辙.

  沈安认为这全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毫不客气的就用了。

  杨继年颠了芋头几下,芋头就咧嘴笑了,让他不禁也笑了起来。

  “官家问又如何?这是你自家的事,和他不相干。”

  他皱眉道:“还有,你这诗不错,以后有空多作几首,好歹养养自己的名望。”

  养养名望,简称养望,以后的王安石和司马光都这么干过,一个养望成功后登顶政事堂,掀开了波澜壮阔的革新;另一个养望成功后,马车所到之处,人人额手相庆,觉得这个大宋总算是有救了。

  古有终南捷径,今有蹲家里养望,也算是殊途同归。

  杨继年又排揎了沈安几句,然后趁着沈安夫妇去安排晚饭的功夫,忍不住就亲了外孙的小脸蛋几口。边上正好转身过来的陈大娘见了他的笑脸,觉得自己怕是眼花了。

  沈安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杨卓雪在边上打下手,顺便用充满爱意的目光给他鼓劲。

  “郎君,外面来了个什么使者的随从,哦,是占城使者的随从,说是使者请您去驿馆一晤。”从沈安又开始家里蹲之后,庄老实就私下长吁短叹的,觉得郎君的上进心越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