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忘初心_大明狂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首辅没有答话,似是默认了,或者说没法否认。有张居正的下场在眼前摆着,后来人怎能不被影响?

  范弘道又问了一个问题:“亚圣曰,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阁老以为如何?”

  这个问题,十分不好回答,当然如果是空谈大道理,那倒无所谓,答上个千八百字都不是问题。

  但如果大道理与现实事情结合起来,尤其是需要你根据道理做出现实选择的时候,那根本就没法回答。

  申时行不想正面谈这个道理,只对范弘道说:“上次你到来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四书五经都是科举的敲门砖。”

  这潜在意思就是,连你自己都只把它当敲门砖,难道就能强求别人如何?大道理之类的东西,还是不要拿出来了。

  范弘道一时语塞,自己怎么就说了这样的话?当初嘴炮一时爽,只是为了狂放不羁的范儿,不想报应到了今天。

  道理肯定讲不过老人家,范弘道无奈,只能打出情怀牌:“阁老是饱读诗书之人,当年状元及第光耀门楣,晚生久仰。于此晚生斗胆再问,阁老可曾记得第一次识字时的回忆?

  可曾记得第一次翻开四书五经时的心情?可曾记得第一次提笔写出经义策论时的感受?难道甘心将终身所学,就当成一块敲门砖?

  阁老少年时,想必也有兼济天下、匡扶社稷的志向吧?如今庙堂走向不明,奸邪仍在肆虐不宁,晚生只想说,惟愿阁老不忘初心。

  如果人人都以保身为第一要务,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不出头,大家一起看着大明江山往下滑,所以总需要有些不一样的人。”

  申时行皱起眉头,这几年来,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一直在他内心深处挣扎着。他倾慕张居正前辈的敢作敢为,但是他又没有勇气效仿。

  别人也一直希望他能力挽狂澜,但是他却没有这样的能力。他喜欢太平中庸之道,但是偏偏庙堂上意识形态斗争剧烈,时不时疾风骤雨,党同伐异纠葛不清,叫他心力交瘁。

  他渴望成就明君贤相的佳话,但是青年天子却越来越“叛逆”,管也管不了,劝又劝不住。

  别人都觉得首辅风光,又有知晓几个风光背后的无奈?范弘道那些话,几乎都是有代表性的舆论观点。

  站在面前的仿佛不是范弘道,而是庞大的世间压力,最终申时行长叹一声:“罢罢罢!”

  范弘道不由得心头一喜,听申首辅这意思,大概是要变得与从前不同了?那就是要有所改进了?只要申首辅能变得更强硬一些,那他范弘道就可高枕无忧了!

  然后又听到申时行再叹了口气,“这首辅,不做也罢!老夫才浅德薄,终究不是救时之人,还是让有才者居之为好!”

  我靠!范弘道整个人都不好了,没想到申首辅不是痛改前非,而是心生去意!他怎么能走?

  此时范弘道想起来了,这位申首辅在历史上也就做了几年,然后主动辞官,回到老家优游林下二十年才去世。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老人家在辞职时,身体和精神都没问题!辞职是急流勇退!他潜意识里一直就有逃避的想法!

  范弘道顿时欲哭无泪,申首辅这样的潜意识,不会是被自己激发出来了吧?自己故作装逼的劝他不忘初心,没让他走人啊。

  如果,如果申时行真的不想干了,那范弘道还怎么在京师混!一边骂死了张四维,一边劝走了申时行,那简直是与天下人为敌了啊!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