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官上任_大明狂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负责刑名事务的,对照着朝廷里的刑部。

  范弘道愣了愣,主簿这个职位理论上是辅佐正堂官管理钱粮赋税事务的,并不该管刑名,申大公子把刑房案卷拿给自己作甚?

  这个疑问,范弘道并没有憋在心里,还是问了出来。他跟申大公子这么熟,没必要过于见外,该问就问。

  申用懋挥了挥手说:“刑名之事甚为重要,非可信之人不可以委托。我看好你,你大胆去做!”

  地方衙门里的事务,说起来方方面面,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两条最要害,一是钱粮二是刑名,其它教化之类的事务比较虚。之所以要害,大概因为这两项是可以量化考核的。

  这样重要的权力和任务,申用懋居然交给了范弘道,如此范弘道还能说什么?只能表现“士为知己者死”了,抱拳道:“属下必不负堂尊重托!”

  带着一点被人看重的感动,范弘道回到了东跨院公厅。又不多久,就看到两个小吏指挥着衙役,抬着几大箱笼进来了。

  范弘道很奇怪,忍不住问道:“此乃何物?”

  那小吏行礼答道:“此乃刑房未结存案卷,共计三百一十八件。照大老爷吩咐,送到范大人这里。”

  多少?范弘道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三百一十八件?

  再三确认之后,范弘道呆住了,大兴县南城分署也是今年新设的,到现在一共也没开张多少天,竟然就滞留了三百多案件?

  范弘道终于明白了,难怪申大公子表现的如此慷慨分权,完全没有像别的正堂官那样,紧紧的把权力攥在自己手里不放。只怕他知道根本就处置不了,所以才一窝蜂的全扔给了自己!自己只是个被甩锅的!

  想至此处,范弘道唏嘘不已,县衙果然是最能锻炼人心的地方,原来秉性纯良好糊弄的贵公子才上任几天,就已经学会甩锅了。

  越想越头大,范弘道开口质问道:“怎么会有如此之多?按道理京县县衙不该有这样多的刑名案子!”

  前文说过,京城治理体系与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天下任何县,行政和司法大权都是集中于县衙的,只有京城不同。大兴和宛平两个京县县衙主要工作是民政方面,司法方面管的不多,或者说重心不在司法。

  而朝廷会直接特派五个巡城御史,直接管理京城的司法事务,又设有兵马司管理治安并听从巡城御史指挥。另外重大敏感案件和政治性案件会由厂卫处理,这就是所谓的钦案。

  所以在这个体制下,京城县衙主要任务是应付朝廷和宫廷摊派,没多少刑名方面的工作,南城分署的公务与县衙是对应的,也应该不会管太多刑名案子。

  故而范弘道就不明白了,手里这三百多案子是从哪冒出来的?

  那小吏也是很烦躁,显然被这三百多案子坑的不轻,“都是从南城御史那里转来的!他老人家把案子往分署一丢,然后就不管不问了!”

  南城御史是个俗称,就是五大巡城御史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南城也就是外城的,大兴县县衙南城分署管理的这片地界就包括在内。

  于是范弘道又不明白了,这御史是个什么意思?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