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七章 读书人的事(下)_大明狂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沈鲤沈尚书主动提出辞职的真正原因,其实并非是因为被国子监监生所逼迫。按照官场惯例,能让官员被迫辞职的压力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同僚或者上级,很少能来自于治下之民。国子监监生虽然是读书人,对礼部尚书而言,确实和治下之民没多大区别。

  沈尚书让所有人都意外的辞职,最关键因素是他已经觉察到形势“不可挽回”。当前形势是什么?范弘道闹事不叫形势,但没法控制范弘道闹事就是形势。

  到目前为止,范弘道背后的大佬比如申首辅还没有什么动作,只是一个范弘道就能让他们一伙人焦头烂额,比如清流的大本营是科道和礼部,都被范弘道搅得鸡犬不宁——前几天范弘道拼死敲登闻鼓,把清流势力几个骨干都按住动弹不得,今天礼部又被范弘道拖进了丑闻泥潭,找不到破解的路子。

  范弘道折腾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用丑闻缠住敌人就是胜利。几个骨干科道官加清流领袖礼部尚书,已经是清流势力的核心主力了,却都跟范弘道这样一个小角色斗得不亦乐乎,那么等到申首辅等真正大佬正式动手时,他们还有反抗的余地吗?

  君子见机而作,所以沈尚书才会主动辞职,用这种态度摆脱范弘道如同八爪鱼般的缠绕。这是一种果断的止损,能够减少自己的被动。

  另外细究起来,沈尚书的心态与其他清流人物是不太一样的。清流势力很迫切的希望内阁里出现己方代表,所以大家一直卖力气推动沈鲤沈尚书入阁,为此顾宪成、钱一本等积极分子不惜辛劳的奔走串联。

  沈尚书本人很大程度上是被清流势力裹挟着向前走的,而他自己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入阁执念,所以也拿得起放得下,觉察到玩不起了就不玩了,免得越陷越深。

  当然读书人的辞官更多是一种态度和姿势,并不是说彻底退出政坛,再重新起复是常有套路,所以王安王太监就抓住了这点,继续穷追猛打、紧逼不舍。

  我们太监失败了就是死,你们读书人失败了说是辞官却总是言而无信的回来,志气我们太监都不如!小王太监的意思堪称是震耳发聩,在这么挤兑下去,沈尚书处境不堪设想,没看沈尚书的脸色都从青变成白了吗?

  但范弘道这一巴掌拍下去,真的把小王太监拍晕了。别说王太监本人,就是站在范弘道身后的同学,也觉得范弘道这下有些过分了。诚然小王太监今天抢了点风头,但无论如何也是帮着己方说话的,这样阻止和训斥实在显得气量小了,还是说范弘道另有其他心思?

  众人正猜测间,只见范弘道打完王太监后就回转过身子,重新对沈尚书开口说话,顿时让沈尚书身边人人惊惧!一个太监就已经如此刻薄,那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