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风暴酝酿_大明狂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在于,和皇后一样有金册和金宝,其他妃子都没有金宝,所以皇贵妃地位不一般。

  大明历代,皇贵妃数量屈指可数,要么是太子的圣母,比如宣宗朝孙皇后就当过皇贵妃,或者就是专宠后宫的事实皇后,比如万贵妃。

  总而言之,光凭皇贵妃三个字,任何政治敏感性比较强的人都会想到很多。这么大的事,天子不会是无心而为,绝对是要发出什么信号。

  皦生光又道:“还听说,天子和郑妃娘娘在奉先殿立下密誓,一定要立皇三子为太子。”

  顾宪成下意识的拍案,大怒道:“胡闹!怎能如此!”任何一个读书人都知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哪有立幼不立长的道理!国本纲常岂能如此乱来?

  而且礼法之所以是礼法,就是用来指导上下如何行事的规矩,以此达到稳固和谐的目的。立太子不只是本朝本代的事情,若今上开了一个恶劣先例,让幼子知道了可以篡夺长子储君之位,那以后千秋万代,大明岂不都要陷入争夺皇位的混乱当中?

  骂完之后,顾宪成又下意识的考虑,这件事会引起什么连锁动静,别人会对此有何反应,他又应当如何利用——这已经是他的自发本能。

  可以想象得到,朝堂内外、天下各处必然物议汹汹,没人会觉得天子的做法有道理。国本重要性无以复加,怎可用立幼不立长违逆伦常礼法的方式决定?

  但内阁中枢有没有胆量激烈抗争?顾宪成觉得是不会的,一来内阁大学士与外朝尚书不同,是直接由天子圈定的,可以不经过百官公推荐举,所以首辅合法权位只来源于天子,先天性底气就不足。

  二来从申首辅本人性格来说,也不是敢公开与天子叫板的人,从过往事情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顾宪成已经想到,若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可就有趣了。一面是天威违颜不咫尺,天子施加下来的巨大压力,另一面是群情愤激要捍卫纲常伦理的百官群臣,故而以申首辅为代表的内阁,必然陷入一个根本不可能两全的两难境地。

  等事情逐步发酵,内阁扛不住压力就会崩溃,除非他们天赋异禀忽然开窍,能让执拗无比的天子突然转换心思。

  顾宪成觉得今天话已至此了,除此之外和皦生光没什么共同语言,至于他心里的盘算更不可能与皦生光这样的烂人商议,所以起身就要离开。

  皦生光却拦住了顾宪成,在顾宪成不满之前,急忙说:“阁下不是很厌恶范弘道此人么?现在就是个机会。”

  什么意思?顾宪成自诩大才,对纵横庙堂的设计很有心得,但范弘道这种死缠烂打伶牙俐齿的小人物,而顾大人自重身份不屑计较,所以暂时无计可施,才给了皦生光机会。

  皦生光低声道:“难道阁下没有听说,关于礼部尚书的人选,申首辅想听取范弘道推荐之事?”

  见顾宪成还没有明白,皦生光只得又进一步暗示说:“礼部是干什么的?只听一个礼字就知道,所有礼法方面的事情都归礼部管。而礼部尚书本人也是天然的礼法意见领袖,必须要对国本之事表态。”

  下面不用再细说,顾宪成也很明白了。在国本之事酝酿风暴的时候,无论范弘道推荐谁当礼部尚书,都必须要表态,礼法的事情别人可以躲,礼部尚书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如果表态支持天子,那会被天下人的口水喷死,脸都不要了;如果表态反对,成为急先锋,那宫里天子和郑妃的怒火,也不是那么好受的。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稍加推动引导,连带着范弘道也不会好受。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