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_江山争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想到了印刷术,可以解开这个困难,宋代的文学之所以发达,就跟印刷术的普及和推广有关系,当百姓家都有不少书籍后,文化才真正到了草根阶层。

  “陛下不必担忧,臣想到了一个主意。”罗昭云拱手献策。

  “哦,什么主意?且说来听听。”杨广脸色一喜,关切地问。

  罗昭云回答:“先由朝廷确定科考书目和范围,作为官方教材,然后大量印刷书籍,降低书籍的成本,普及到寒门,这样一来,草根阶层的寒士,就能接触到才学,打破贵族的文化垄断,介时,人才势必如雨后春笋,将层出不穷。”

  杨广听他说得新颖,又不乏道理,连连点头,不过也有狐疑,询问:“什么是印书,目前大隋的书籍,可都是手抄?”

  罗昭云学过历史,也清楚印刷术的发展史,其实在中国古代,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只不过是小面积的印章,没有想到用于印书,直到唐代中期才出现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后期才普遍使用,到了北宋时代,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更大的进步。

  他微微一笑道:“陛下的玉玺、印章上,是否可以印字?”

  杨广闻言一愣,下意识地说:“那是当然。”

  罗昭云继续道:“如果陛下找工匠,在一块木板上刻满反体,刷上墨泥,然后把空白纸放上,就可以不断重复印刷了,一个木板,足可以印刷成千上万次,朝廷准备一冬,来年春天,就可以大批量印刷科考书籍,在京城、各州县限购出售,以家为单位,这样一来,我泱泱大隋,文化普及了民间,何愁人才不出?”

  “精彩!”隋炀帝一拍桌案,笑容夸张,龙颜大悦,这个方案,瞬间就解决了他心中的难题,而且,还是文化下移,还是一项利在春秋的大事啊,由他这个皇帝来推行,日后史书上都得有浓浓一笔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