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一首轰动燕园的诗_全职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一首诗的话,影响力未必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如果能多在《诗刊》上发表几首,效果无疑会更好,只是……一个新人想在《诗刊》这样的刊物上连续发表作品,难度太大,才华横溢如田小草,也只发表过两首诗。

  轻轻叹了口气,又翻出自己写的诗——现在看来,简直字字打油,着实帮不上忙,当初接触诗歌和文学,也只是为了平衡大脑,免得左脑太过发达,理性过头,走向另一个极端,至于文学天赋,真谈不上有多高。

  想了想,给叶须欢发了条微信:“阿欢,像《热爱生命》这种水准的诗还有没有,有的话,再给我来几两。”

  不一会,叶须欢回道:“老姐你要这么多诗做什么,要考研啊?”

  胡迦叶嘴角弯起,脸上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回道:“少废话,我想给自己出个诗集行不行?你就说有没有吧?”

  叶须欢:“有有有,只要姐姐开口,没有也变有,不要说几首诗,哪怕你想要九天上的明月,海洋中的老鳖,我也给你弄到。”

  胡迦叶脸上的笑意完全绽开,微微歪头,回:“这还差不多。”

  从小到大,好像只有这个弟弟的插科打诨才会让自己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叶须欢接着回道:“不过姐姐,写东西这种事是要看灵感的,不能硬憋,我想到好的就发你行吗?”

  胡迦叶:“可以的。你现在在做什么?”

  叶须欢:“在木兰酒吧练歌,我准备参加26号的黄鹂音乐节。”

  胡迦叶:“嗯。记得不准酗酒,否则我真的会生气。”

  叶须欢:“遵命!(乖巧表情)”

  胡迦叶收起手机,开始自习。

  到了第二天,校报“出街”,学生会的干事开始分发下去,至各教职工办公室信箱、学社团办事处以及公告栏张贴……

  尽管学生们对校报的普遍处理方式是糊窗户、垫桌子、擦墙、折飞机……但也还是有部分年龄偏大的教授副教授和偶来兴致的同学会大致浏览一遍校报,从中了解学校的近期动态。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发表在副刊的《热爱生命》,瞬间被那寥寥几句诚恳而隽永的句子吸引住眼球。

  能进入燕大的学生,无论文理生,都有一定的底蕴,虽然未必具备专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对美好句子的起码审美还是有的。

  比如宁阳峰,原本是法律专业大二的学生,他看到《热爱生命》这首诗的经历就是极其巧合且偶然的,当时他外带了蛋炒饭回寝室吃,随手把校报铺在桌子上叠着外卖盒,边吃边无聊地扫报纸上的信息,刚好就看到那首诗……

  仅仅看完第一组,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等整首诗看完,不禁感叹:“原来咱们校报上也有这种水准偏高的佳作。”

  他把校报抽了出来,放在一旁,心里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好像拥有这首诗的校报突然有了某种不容折辱的气场,肃然起敬。

  对于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考研的陆仲而言,看到这首诗时,感受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着落,在迷惘中寻寻觅觅,突然找到答案,既然做出选择远方,就不要去担心和畏惧途中的艰难险阻、风浪波涛,只顾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摇摆不定的心就此被一把铁锤砸得稳稳当当、结结实实。

  他把这首诗发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上,以此自勉,同时在校园bbs上发了一个帖子,专门推荐了这首诗。

  实际上,在陆仲发帖之前,bbs上已经有好几个关于这首诗的帖子,甚至有同学直接下断言:“这期校报可能会因为这首诗名垂校史。”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首诗,越来越多的人在论坛上询问“拈花一笑”是谁……直到中文系教授闻元平在个人微博上转发这首诗并做出“佳句妙语,珍珠玛瑙”的八字点评,将关于《热爱生命》这首诗的讨论推向高潮,一时间整个燕园都在吟诵“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这个时候,胡迦叶收到《诗刊》编辑苏梦云的过稿回复。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