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撂地结束_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好朋友,紫气临门,又儿孙满堂,万财入宅,是健健康康……”

  这就是相声十二门功课中的开杵门子。

  唐宇使得是仁义纲,就是通过讲道理,捧观众,用祝福话来打钱。

  其他的还有人情纲,如果手艺人就是在自己家乡演出,都是乡里乡亲的,用这个,好说话。

  还有乞怜纲,如果演员是老带小演出,可以用这个,人们对弱小,本能的就会多几分同情。

  此外,还有绝户纲,你不给钱,我就骂人,骂到你给赏钱为止。

  走江湖的人,那嘴皮子可利索着呢,骂起人同样一套一套的。

  当然,这种艺人,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做得一锤子买卖。

  今天在这儿演出,明天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全国地方大着呢,走一辈子都走不完。

  各种五花八门的纲口都有,每一种的说词也都不一样。

  唉,其实说来说去。

  前辈们挖空心思,也只是为了一口饱饭而已!

  想想,还是很可怜的。

  头一回打钱,叫头道杵,后面还有二道杵、三道杵。

  一般的撂地,演出一个多小时,前后打完三道杵,差不多也就收摊了。

  唐宇打完头道杵,数都没数,直接把小筐里的钱往包里一倒了事。

  当着观众的面数钱,这是撂地时很忌讳的事情。

  能站在地面上听你使活的人,大部分也是普通人。

  你这一场下来,赚得钱顶人家好几天的工资,人家心里能舒服吗?

  明抢是不可能的,但等你后面再打钱时,人家就不会痛快的给了。

  当然,这也难不倒艺人们。

  有些人眼力够好,也有经验的人,只用大致瞅上几眼,直接就能把筐里的钱估得八九不离十。

  再通过艺人之间的黑话,告诉搭档这道杵赚了多少赏钱。

  要是赚得多,大家够分,那直接收摊子回家也行。

  只是小岳不懂这些,唐宇也就懒得说了。

  头道杵打完,俩人继续演出。

  不过,这回调换了位置。

  由小岳逗,唐宇来捧,主要使得是柳活儿。

  作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逗和捧哪怕不能都精,但至少都得会。

  唐宇这是在变着花样,让小岳多一些锻炼。

  ……

  ……

  三天时间,缓缓而过。

  唐宇带着小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镇子一个镇子跑。

  为什么要这样折腾?

  北咸南甜,东酸西辣,不同的地方,观众的口味不一样。

  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多换换场子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毕竟出来一趟不容易,总得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同时,他们每次使得活也不一样。

  相声门的功课,说学逗唱、逗活、捧活,轮番着上。

  台上表演,台下说活,哪里不好就教,就改,反复的练。

  除了相声功课,还有撂地的江湖规矩。

  开场、圆粘、打钱、察言观色,唐宇示范完,后面都由小岳来完成。

  效果不好,没关系,换个场子继续来。

  舞台没有好舞台,只是观众换了一茬又一茬。

  总之,怎么能锻炼人,就怎么来。

  值得一提的是。

  他们第三天表演完,被一个男人请到家里去住了一宿。

  因为第二天,刚好是他们家老太太的八十大寿。

  寿宴很热闹。

  老寿星白发胜雪,红袄着身,高坐正堂,到场贺寿的亲朋邻里,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舞台是来不及搭的,唐宇也不在乎。

  带着小岳,就在人家的客厅当中摆上桌子表演。

  得,这回的舞台更简单,连个圈都没有了。

  大伙有年头没见过地面上的活了,兴致很高。

  左肩膀挤右肩膀,前脚跟踏后脚跟,呼啦啦地围在周围。

  场中唐宇和小岳的脸上,都能感觉到观众们鼻子里喷出来的热气。

  依然是小岳逗,唐宇捧。

  挑吉祥的活使,最后满堂喝彩。

  主家很满意,一人封了一个五百块钱的大红包。

  中午吃完席面,两人直奔延县汽车站。

  假期已过,该回燕京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