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世之名!_大明:我为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这是真正的政令通达。

  谁说改制没有好处?谁说大明皇太孙喜武厌文?他赵勉第一个就不答应。

  “陛下!臣有言恐会伤及同僚,不知当不当说。”

  见老朱保持沉默,赵勉准备给那些反对的人上一记眼药。

  虽然他不像齐泰那样搞小圈子,但他头上太孙党烙印早已固定,除非急流勇退,否则想站在朝堂上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跟在皇太孙的身后。

  “想说什么就说,说什么咱都恕你无罪!”

  “陛下!恕臣无状!大明的御史和一些不通情理的官员只知太孙殿下花钱如流水,却不知殿下在花钱的同时赚得更多,海军建制不是一日之事,同样推行新的国政也不是一日之事!这些人全然不知事情的过程与结果,又如何敢断言此举于国有害?”

  “殿下初登储位便有意在革新大明军政,实乃大明之福啊!臣身为户部尚书对殿下之所为更是钦佩之至!”

  “大明缺银,殿下甘冒大不韪对币种进行改制。大明边疆不稳,殿下便改制五军都督府,成立中央军,收军权于一身。大明有倭患,殿下更是从内务府划拨钱粮组建海军。”

  “殿下所思所想,所行所为,无不是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朝中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了大明的根本。殊不知殿下当下重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集全国之力来兴盛大明,外患不绝,天下何安?”

  “倭人退却只是暂时的,不需几年便会卷土重来,届时若无海军,国朝将又将如何对敌?殿下此举不过是想解决最根本问题,而后一劳永逸,将海患彻底杜绝!”

  “臣虽不是军机处大臣,却也明白殿下注重军器,革新武备之心意,而今只因一个匠籍问题,只因又多花费一项钱粮便再遭抵制,长此以往,我大明边疆何时才能稳固?”

  赵勉双膝跪地,慷慨陈词,整个人说不出的激动。

  在这之前,他没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放心大胆地抒发自己的个人观点。

  得益于户部的人与朱允熥相处的时间最久,所以赵勉才能管中窥豹,也更清楚朱允熥恢复中原盛世的决心。

  他已经无比坚信万邦来朝的盛世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皇太孙。

  面对赵勉一连串的认可,老朱促不及防的同时更兼心花怒放,只不过面上没有丝毫表露,甚至全程都在皱眉。

  皇帝是孤独的,除了朱允熥之外,他不会与任何人交心,尤其是手底下的官员。

  在老朱的潜意识里,哪怕当官的做得再好,那也是他们应该做的,要是做不好,那该杀的杀,该赶走的直接赶走。

  涨工资这种事在老朱这里从来就没想过,给口饱饭吃那就是皇恩浩荡了,想当年他自己都吃不上饭,还指望他让当官的过上好日子?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件事咱会考虑的,户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要顾虑太多。”

  没有得到最有用的信息,赵勉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这次进言他可以说是把搞事的文官都给得罪了,虽然他并不悔,甚至问心无愧,但皇帝却没有杀人立威,强势平息事态的意思,这与他想象中的相差太远。

  他不认为这是皇帝心中的杀意变淡了,最大的原因应该还是在为储君考虑。

  不知道为什么,赵勉此时的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种老朱在监国,而朱允熥在当皇帝的错觉。

  不是他想多了,而是他知道老朱绝不会允许朝堂出现另外的声音,要做的事情更不会容许任何人阻止,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赵勉走后,会心的笑容立马浮现在老朱苍老的面容之上。

  能够帮爱孙善后的人找到了,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这让他对爱孙招揽人的手段另眼相看了。

  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国付出的,赵勉不惜得罪朝中大多数文人,不在乎文臣将来地位和立场也要推动大明军事,这一点是真的难能可贵。

  人生在世,不是为名便是为利,武人坐大必然会让文臣没有存在感,很明显赵勉争的不是一世之名,而是万世之名。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