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理念之争!_大明:我为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点到名的让杨士奇眼神微微一愣,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大脑下意识开始快速转动起来,因为这关系到他今后的仕途。

  首先错肯定是不可能错的,可要直接说对在这种场合又明显不合适,太孙既然问了,那就必须拿出点干货。

  杀一个地方行政主官很容易,可把一大半的官员都给杀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洪武皇帝下圣旨所为。

  民生稳定还要不要?地方稳定还要不要?

  “回殿下,御史大人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之心天日可表,然!过刚易折,如此杀法怕是于国于民皆无益处!臣以为当轻重并举,同时抓大抑小,而后制定出严厉的惩前毖后之策,毕竟判断官员的好坏不应仅仅只有贪腐,还有天道人心。”

  “殿下,杨主事之言恕臣不敢苟同。”

  杨士奇还待继续开口,就被王叔英站出来打断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叔英与方孝孺是至交好友,两人的治政理念也是大同小异。

  对于杨士奇明里暗里都有的和光同尘之意,看向杨士奇的眼神直接就变了,“杨主事!抓大放小容易,然百姓何辜?难道他们就活该被贪官附在其身,而后。。。。敲骨吸髓吗?”

  “王主事误会了,杨士奇绝无此意,正是因为生民无辜,才更要因势利导,手段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若犯下一件错事就要推倒重来,那天下还有何人愿意为生民出力?杀,是不杀完的。”

  “哼!!那杨主事的意思是。。。救民先救官?先圣之言言犹在耳,想必杨主事没忘吧?我辈读书人就该继承先圣之志,先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方能不负古之圣贤,不负治下之黎庶!既然我等有幸位居庙堂之上!那就当视治下之民为儿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士奇从王叔英的言语及神情中看到了什么叫正义凛然,他知道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读书人,既不会攀附权贵,也不会蝇营狗苟,然而但他却不会同意这样的做法。

  如果天下的官员有一半能像王叔英这样,他举双手双脚赞成这样做,并且一杀到底绝不估息,可问题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有几人当官不是为了权力和财富?

  想到这里,杨士奇抬头往上看了一眼,只见朱允熥单手撑着脑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完全像是一个局外之人。

  他起初确实是想直接说救民先救官的,但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出来。

  坐在上首这位小爷的心思他实在摸不透,从始至终他都摸不透。

  按照他以前的判断,皇太孙应该是倾向于方孝孺现在的做法,然而事到临头却并非如此,他这才有了折中之意。

  说到底决定国家兴衰走向的,不就是坐在面前的这位吗?

  只要帝王能够大权在握,能够豁得出去,那天下就没有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