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章 战略西移_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湘抵制15路军,另外整理四川的政治军事,为中央经营西南后方奠定基础。15路军已有坐大之势。绝不可再让其得到四川。”

  “委座英明!”何应钦,陈诚等人齐声说道。

  “西北空军参谋部认为,应在银川,广元,西宁等地分别再建设高级航空学校3所,初级航校6所,力争在三年内培养各式飞行员2500人,机械人员6000人。方能在战争初期满足飞行员之消耗。并且三年后,飞机制造厂方面必须每年拥有不低于三百架的产能,补充西北空军之战损,西北空军方能拥有持久之战力,与日军周旋。”

  “另为满足民航与军事航空之发展,机场之修建亦极为关键,卑职认为,应在兰州,银川,迪化,哈克苏,广元等二十余城市分别建设大型机场8座,中型机场12座,小型机场5座。若情况允许,应在西安,甚至洛阳一带修建足够的前进机场,作为未来空军对战日本航空兵之基石。”

  相比起南京此时实行的各项战略计划,高志航的计划则显得更加细致,具体,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姜立持续对西北航空的大规模投入之下的。

  “依你的判断,三年之内西北空军应该达到怎样的规模方能有遮蔽15路军领空之能力?”姜立问道,虽然有作为一名穿越者的优势,但姜立在这方在贩才能并不比高志航更出色,所以对于这种比较专业性的问题,姜立向来是交给这些专业人才去做。

  “日军航空兵规模远甚于我军,然日军兵力分散,东北必须保持一定的兵力以应对苏联的威胁,本土势必也要有一批驻守,卑职预计,三年后,西北空军各式飞机总量加起来达到700架左右,可以保证地面部队放心与日本陆军作战。”高志航正声道。

  “700架!”姜立讶然一声,现在西北空军的战机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多架,三年的时间将航空兵规模扩大七倍,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五百架是极限,最低不应该低于这个数目。”高志航也感觉太多了一些,毕竟航校,还有各地机场的修建,再加上这些飞机的补弃,地勤人员,飞行员的训练,至少得砸个三四千万元下去。若是考虑到飞机制造厂,飞机修理,各种配件厂的完善,恐怕六七千万也算不得多。

  “理论上办到这些问题不大,但实践起来总会有些困难。飞机方面我会想办法,你还有空军参谋部的那些人给我盯着下面,别钱花出去了,飞行员的素质没拉升上来,还有,现在随着各式战机轰炸机的性能不断提高,空战也是日新月异,作为空军将领,思想也切不能落后。”姜立听了暗自琢磨了一下,西北今年的飞机产能有一百多架,但由于之前财力的限制,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也就生产了二十架。后面轰炸机的性能上再取得突破,三年后西北空军扩大到五六百架的规模也是可期的。可事实上手里的钱得紧着点用,钢铁,化工,军工,都是需要庞大的投入的类似电力,道路,粮食这些看着不慌不忙军事不搭边际的东西,才是真正制约西北后面工业腾飞的致命因素。日本终归是要打跑的,可打败日本陆军之后,中华还有更大的敌人。(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