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9章 西安事变_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虎城一个人绝门闹不起事来。毕竟东北军就算差了一点,但相对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也是极为强大的。

  “如此。也好。”陈诚点头,蒋委员长无故离开临潼确实不合适。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蒋委员长的电报确实让张学良与杨虎城吓了一跳。害怕事情暴露,后来几经商量。若是两个人都不去,肯定会引起蒋委员长怀疑,于是便有了张学良对蒋委员长的第四次哭谏。

  “无知,你现在是不知共*匪的狡猾,上了他们的恶当。也罢。你要是不愿意剿匪,你把东北军拉到福建去,把陕西让出来,让中央军来剿!”蒋委员长拍着桌子几乎是指着张学良的鼻子在骂。

  “委员长当真听不进卑职的忠告吗?”张学良再一次扬起头,对方的唾沫星子几乎溅到了他的脸上。

  “除非我死!”蒋委员长袖子一拂。气呼呼地出门,将张学良一个人丢在那里。虽然生气,不过之前陈诚提醒过的倒是忘了,张学良既然还敢来,想必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蒋委员长不知道的是几次三番痛骂张学良也激起了张学良的脾气,张学良对他虽然也算恭敬,但以往在东北军中也是说一不二,何曾受过这样的气。蒋委员长的谩骂已经让张学良彻底坚定了兵谏的决心。黑着一张脸从临潼返回西安,张学良立即召来了于学忠与白凤翔,下达了兵谏的命令。

  凌晨4时左右,白凤翔等人开始进攻华清池的******行辕,与蒋的侍卫部队交火。

  ******行辕的安保,分为四个层次,最外面两层,由张学良的卫队营负责。

  最外一层,是十里铺到临潼的交通检查,有一个骑兵连,另外在灞桥(就是白凤翔他们集合出发的那个地方)驻有一个排。

  再往里一层,是华清池头道门以外和周边地区的驻地警卫,又是一个连。

  再往里的两层,就是“中央“派来的了,从头道门、禹王庙那儿到“华清胜境”二道门,为第三层警卫圈,驻扎着70名蒋从南京带来的宪兵,就住在禹王庙里。

  进了二道门就是华清池,上有小桥一座名“飞虹桥”,过了桥就是蒋的宿卫之处“五间厅”了,这是第四层警卫圈,也是安保的核心,由蒋的贴身侍卫日夜巡逻值守,侍卫长就是侍从室一处处长钱大钧,副侍卫长则是宪兵第3团长蒋孝先。

  外边两道防线是东北军自己人,张学良事先已通知他们全力配合。里面的两道。可是真刀真枪的干!

  当晚值守的,是******的族侄孙蒋孝镇,他听到枪声,知道不好,赶忙叫起老蒋。这时又来了几个警卫,眼看前门是出不去了,蒋孝镇背起老蒋,穿过东小门就往后院跑,到得后院,没想到后门上了锁!

  后门上锁,这是警卫工作的大忌!一旦出了事,别人肯定从前门攻进来,你让“领袖”往哪里跑,等死么?

  此时,******就处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万般无奈之下,蒋孝镇等几个人搭起人梯,送老蒋翻墙而过,没想到墙里墙外不一样高,墙外要高得多。老蒋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迥不复当年身手,黑灯瞎火中,不慎摔了一跤,摔伤了腰,从此终生受腰疾困扰。

  华清池的墙外,就是骊山。翻墙的时候,急切中,******的鞋子也掉了一只,忠心耿耿的蒋孝镇,脱下自己的鞋子给老蒋穿上,扶着他就往山上跑。不一会儿,蒋孝镇的脚就被磨烂了,实在跑不动了,只好让老蒋自己往山上去。

  西安事变之后,蒋孝镇被送进医院,治了好几个月才把脚治好。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