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章 员外郎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隔不太密,有时还得补种没发芽的空地。间苗的话是大田种植的必然程序,但现在毕竟种子少,到时间苗就不免浪费。

  李逍在自家院里育了一百颗玉米苗,在空间里还育了一百颗。

  试种,关键还是试验,得出各种数据,为大面积做好数据支持。

  “再长几天,就可以移栽了。”

  “一亩地能种多少株啊,阿郎?”老钱盯着这些宝贝一样的玉米苗问。

  一亩二百四十步。

  古者百亩,止当今之四十亩,今之百亩,当古之二百五十亩。

  唐朝的一亩田,比之先秦之时那是大的多。不过比之后世的一亩地,却又要小点。大致来说,唐代一亩,仅相当于后世0`87亩左右。差不多九成左右,稍小一些。

  一般来说,玉米播种平均行距为0·57米,株距则为0·3米。后世一亩地667平方,精量播种的话,一亩地大约有三千五百株玉米。

  一分田就是三百五十株,而唐朝一亩也就后世九分地左右,则为三千一百五十株。

  唐朝一分地,能种三百一十五株苗。

  一百颗玉米苗,能种三厘多点地。

  这么点地,其实也就是一间房大小,长六米宽三米左右的一块地,可以种上十行玉米,每行隔三十厘米一株,一行能种十颗,刚好一百株玉米。

  这么三厘多地,其实李家大院后面的那片空地上,李逍已经划量好了一块。长两丈宽一丈。

  大唐一尺合后世30·7厘米,这样一块差不多刚好种一百株玉米,也就三厘地多点。

  “一亩地玉米能产多少?”

  李逍大致算了算,按后世来算,高产的一亩能达一千公斤,高海拔地区低产的也有五百公斤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是六七百公斤。

  不过他也曾经看过一个数据,据说明朝刚引入玉米的时候,那时候许多地方的玉米亩产也就一百公斤左右,但依然令当时的官府和百姓十分高兴。

  不过李逍觉得自己这个玉米不是一般的玉米,毕竟空间里出来的,相当于优良种子了。空间那颗玉米结了八个穗,就算到了外面,按正常的只留两穗,那产量也不会少。

  他知道有些玉米大面积种植,只保留一穗,但许多百姓菜园里种植玉米,也会留两穗,这关键还是得看肥力跟不跟的上。

  水和肥跟的上,那么一株留两穗是能保证产量的。

  哪怕一株只留一穗,一个大玉米也有二三百克,晒干脱粒后也能有一百七八十克,那一亩也能有六百多公斤的纯玉米粒收获,这起码是近六石的产量了。

  如何能够保双穗而不减产,那就是奔着亩产十石去。

  李逍把这个数字一说出来,还是把老钱和赵持满他们深深震惊了。

  这个时代,若论主粮种植,种的最多的其实是粟,然后是麦,再然后是稻。水稻虽在后世种植最广,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