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河内之战(上)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虽远必诛!只要等到赵军士气衰竭,韩国解决了齐、楚两国中的任意一国。就是反攻的时候!到时候饮马邯郸,接受赵国乞降,岂不快哉!在防守的这一段时间,可是立功的最好时机。而在韩国,军功意味着一qiē。

  九月初九,天气晴。微风,正是适合大战的最佳天气!廉颇亲自带领五千赵军出营,挑衅韩军,想要逼迫蒙骜派兵出战。蒙骜自然不为所动,虽然自己并不怵廉颇。韩军士卒更是跃跃欲试,想要拿赵军的项上人头立功,但有着坚固的营寨不以逸待劳地对付赵军,却和赵军野战厮杀,显然并不明智!

  当然,拒不出战有损士气,蒙骜也想出了应对之法,那就是宣布谁可取廉颇首级者,奖励一个布币,美人儿一名。对的,没有听错,就是一个布币,美人儿一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韩军对廉颇的轻视,蒙骜更希望可以借此激怒廉颇,让廉颇怒气冲冲地猛攻韩军营寨。

  廉颇确实这样做了,但却不是蒙骜预料的那样是因为愤怒失去了理智,而是一开始就这么打算。猛攻韩军营寨除了因为粮草并不充足,也是为了调动韩军。廉颇必须让蒙骜深信不疑地认定,赵国的目标就是河内。等到韩国在河内支撑不住的时候,就不得不调动援军,而这,才是赵国留下的十万大军发挥作用的时候!

  五千赵军踏着鼓点,缓慢而坚定地冲向凸在最外侧的一个韩军营寨。廉颇在巡视完韩军营寨后,当然知道韩军的营寨是环环紧扣,互为犄角,无论哪一个营寨遭到攻击,其他的营寨都可以迅速增援!但没有任何的防御是完美的,在进攻一方敢于付出牺牲和拥有足够兵力的条件下,就没有攻克不了的营寨。

  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拿掉韩军最外围的营寨,廉颇做过许多设想,但设想终究是设想,廉颇必须派出军队试探下这些营寨的防御力,才能汲取经验教训,为后续的攻击做准备!五千的人数在廉颇看来已经不少了,应该足够可以试探出很多东西!

  发现赵军发动了攻击,韩军的营寨立即行动起来。弓箭手迅速上前,准备远程压制。投石机也就位,但营寨中不过五架的数量证明这更多的是示威!这是一个驻守着三千人的小寨,像这样的小寨,在韩军的外围还有八个。

  受袭的韩军营寨内响起的呜咽号角是求援的信号。听到号角声,南北两侧的韩军营寨也在令旗的指挥下开始调集弓箭手和歩卒。但在看到廉颇身后超过五千人数的骑兵的时候,营寨的守将明智地放弃了派出歩卒支援的想法。在开阔的平原上,没有一支人数处于劣势的轻步兵愿意面对蓄势待发的骑兵,如果非要让轻步兵出战,那是让他们送死!

  但即使廉颇用骑兵打消了南北两侧的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