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4章 倭奴_崇祯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掣肘象升,卢象升屡战失利,最后战死沙场。崇祯急调洪承畴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亏一篑。后李自成往河南发展。

  崇祯十二年(1640年)五月,张献忠谷城再起,各地农民起义烈火复燃,崇祯帝“命杨嗣昌督师,赐尚方宝剑进行镇压。杨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於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县),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巖谷死者无算。”

  崇祯表示嘉许,有手谕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但此时明朝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贺人龙与左良玉皆拥兵自重,不听使唤。杨嗣昌下令:“赦免农民军将领罗汝才等人的罪状,唯独张献忠不赦,有擒斩张献忠者,赏银万两”。张献忠则宣称:“有斩阁部(杨嗣昌)来者,赏银三钱。”嗣昌在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中写道:“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

  崇祯十四年(1642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杨嗣昌追剿农民起义失败,忧惧交加,旧病复发,已病入膏肓,监军万元吉问他为何不报知皇上?杨嗣昌只吐出“返荆州,将谒惠邸。”王命阍者谢曰:“先生愿见寡人者请先朝襄王。嗣昌惭,乃缢。”

  能为朕累到吐血,羞愤到上吊自尽,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知道杨嗣昌是什么样的人,即便是有一些缺点,也只是因为生不逢时,杨嗣昌处处为朝廷,为朕着想,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错过和杨嗣昌之间的君臣缘分,况且,虽然皇党建立多年了,基础工作已经做起来,但是高阶大臣,毕竟是需要资历和天赋的,经验非常重要,还是需要从原先的旧臣当中选拔人才。

  杨嗣昌听见皇帝问起,正色道,“臣认为皇上的决策震烁古今,实乃得兵家之大成,大军南下的话,虽然能够得到江南的粮食供给,而大军发朝鲜,并不能得到粮食上的供给,却可以让所有的将士们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异域他乡,不死战,皆等着饿死,必定死战,这是其一,臣猜想皇上下一步必定是在焚毁了全部日本战船之后出兵日本,死战则得粮食银钱,以战养战可成也。同时可以打掉日本人和建奴的勾结,断其后路,其联盟不攻自破。”

  陈新甲和陈奇瑜听见杨嗣昌的分析,不住的点头称是,都赞扬皇帝的主意高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汗,这都是郑月琳想出来的,决策虽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