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25章 反诗_崇祯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的文墨功夫实在谈不上厉害,但是也不是文盲,听出诗里面的意思就是读书人惯有的无病呻~吟而已,实在到不了反诗的级别!

  又不是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也不是宋江的那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黄巢的诗应该是有的,宋江那是小说,有没有,皇帝也没有去研究过。

  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觉得这首还好吧?

  不过他并没有发表意见,自己也暗道自己发动的这场短暂的文字狱,到底是对是错?

  对错不重要,他在想着,自己现在应该帮哪一边?还是听任这样的局面,自由发展?

  “笑死人,南来笑语客心惊,始信东坡得我情。说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情境!哪里有建奴的影子,照着你这样歪曲,每个人都不用说话了,大家都打哑谜,见面光比划就可以了!你现在随便吟一首诗,我马上可以帮你歪曲成反诗,你吟一首诗啊!你敢吗?跟你这种人说话,浪费口气。”郑月琳并不擅长斗嘴,说起来没有什么力度,但态度并不畏惧,这让朱由检不禁想起了当初初次见到张慧仪时候的情形,看来俩女能够成为朋友,倒是有些共同之处的。

  孙承宗终于忍不住看向了皇帝,这种读书人之间的无头官司。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看上面怎么对待了。但明显田千秋是仗着站在皇帝的立场,而郑鄤是被动的立场。

  田千秋被郑月琳的伶牙俐齿逼问的无话可说,也让崇祯皇帝朱由检心里暗暗的开心,他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看这样的十六岁小妹妹跟人斗嘴,即使生气,也是那么的可爱?

  不过还是回到要倾向于谁的问题上来了,田千秋一伙虽然理亏。却并不违背他树立皇权威信,打压学子们不崇尚实际,只注重空谈的学风!

  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早知道郑月琳和张慧仪俩女无事,他是不该来的,现在也不禁暗暗后悔,最烦恼的是,张慧仪那小丫头,竟然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看,弄得他反倒有些脸红。

  皇帝当然不能跟这么一个小丫头在大庭广众对视。而他此时也不需要去跟她有什么瓜葛,他不是检荀楼的身份。他是至高无上的地位,目空一qiē的眼神,他天生就会!

  目空一qiē不代表无神!皇帝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个躺在门板上面的郑鄤身上!

  一边是努力向自己靠拢,在正统的科举中显然不可能有作为的田千秋之流,一边是极力排斥自己,假清高,守成规的郑鄤之流!他还是很好选择的!

  抛开女人不说,田千秋为首的一帮人哪里谈的上是什么读书人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