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章 铁原_我的抗美援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1年6月初,朝鲜。

  三八线以北,临津江以东,铁原郡以南。

  这是一场罕见的恶仗。

  刚刚顺利结束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已经弹尽粮绝、极度疲惫,正准备向后方转移的志愿军部队,遭遇了以美英军为首的‘联合**’预谋已久的突然反扑。

  尽管志愿军在成功结束第二阶段的作战之后,就已经对美军即将而来的反扑和自己的转移有了一些准备。但即便如此,还是低估了联合**这一次反扑的规模,以及美英军现代化军队进攻的迅猛。

  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开始,志愿军就已经发现,面对具有机械化优势的美军和英军,已经很难取得什么战果。经过半年的交手,双方已经开始越来越了解对手。

  志愿军清楚美军英军步兵战斗力低下,战斗意志差,步兵战术僵硬死板,过度依赖公路铁路。

  而美军也开始了解,志愿军的短板就在后勤保障、制空权和轻装徒步上。只要保证制空权的优势和空中严密的封锁,那么志愿军就不会在白天主动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同时,志愿军薄弱的后勤线也会因为空中封锁,而完全供应不上大规模进攻所需要的物资和粮弹。

  于是,一方是强弩之末,另一方却是蓄势已久的强势反扑。战斗从一开始,就惨烈至极。

  从汉城、议政府,路过涟川,到铁原的这条路,是朝鲜中部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这里有铁路,也有公路。只不过,铁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美空军全部炸毁了。美国人很细心,他们不希望任何一截铁轨可以帮助到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发起的攻势。即便是原本的公路,也是炸了修,修好又被炸。

  美军拥有非常强大的战场抢修和基建能力,面对炸毁的公路,使用大型工程机械,很快就能修复通车。而相比之下,志愿军更多时候只能靠人力去抢修公路,需要耗费的时间通常是美军的好几倍。

  这条公路再往北,就是铁原、金化、平康三角区,也是战争的南北双方拼了命也要争夺的战略要地!

  现在,公路两旁只要能够被称为制高点的山头,统统已经从原本的郁郁葱葱,被炸成了光秃秃的土山包。每一个被炮火和燃烧弹覆盖过的山头,都证明这里曾经有志愿军部队依托地形阻击美军的进攻。

  特遣队和火海战术搭配起来的进攻,非常猛烈!虽然很慢,但美军部队一直稳步向前推进!公路两旁的这些经过激烈争夺的山头,基本上已经落入了美军的手里。在山脚下面的公路边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的尸体。几乎每个山头下面都摆放着,有美军自己的,南朝鲜士兵的,也有中国士兵的尸体。

  美国兵的尸体大都会被十轮卡车运走,能够找到完整尸体的,都会享受到葬礼、棺材、国旗,以及海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