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7章 好奇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赛人员,台前幕后,让那些没办法亲身进入主会场的也能关注。

  进而培养出读报的习惯。

  至于受众人群……三年已过,第一批蒙学快毕业,多的不敢说,一个村子总会有几个识字的。

  不需一日一报,一旬一报便足够百姓对外了解,避免被蒙蔽的情况出现。

  ……

  “工部连夜已印刷了五千多份,每份两张,焚八个版面,其中四个版本将报告昨夜的开场,剩下四个版面,一版新闻,一版扫盲,一版礼法,一版地理,往后每旬也会按此做排版。”黄子澄看着朱允熥,眼神中闪过一份炙热。

  什么是神奇?

  化腐朽为神奇。

  报纸黄子澄没见过,可他读过邸报,用来传达王朝各种事务的邸报。

  正是因为读过,黄子澄才明白邸报的局限性。

  编修的是一帮孤芳自赏的翰林,自诩清流,写的东西有多少人能读懂暂且不说,就说写的那些玩意,大量的篇幅无不是被废话占据,距京城越近越是没人看,至于偏远之地的官府,看了也没用,时效性太差。

  同样的载体,不同的人来做,虽未开始发行,但黄子澄隐隐察觉到其用途的匡阔。

  办好了!

  皇权不仅可以进一步下乡,更可争夺地方话语权。

  至于读不懂没事,之前不是已经搞了下乡活动?

  大量鸿学生,夜校毕业的学员都将走进乡间地头,基层的百姓字不认识行,带耳朵听就是了。

  “恩!”

  朱允熥点了点头,笑道,“未来的发展都和你说了,咱们先不急,先求广度和时效性,其他的内容慢慢再做,争取多培养一些有阅读需求的百姓出来!”

  识字,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

  关键看自身想不想,社会风气让不让学。

  前世他的爷爷,生于五四运动之年,为江南胥民之后,动乱之年在南方打渔就别想了,太爷爷带着一家子不得不上岸求生,靠着一手编制手艺讨生活。

  在那混乱的年代,这般低微的出生,几乎注定了一声文盲。

  但老爷子没有低头。

  放牛与私塾一旁,偷文识字……

  故事里遇这桥段,一般都是被私塾先生看重,给予机会,慢慢教导,可现实中不会,而是被赶出私塾,责令不得靠近,轻则放狗咬,重则被人揍。

  无法去私塾怎么办?

  读报,听说书,上面的说书人讲时政,老爷子在下面对应着报纸扣字,一个一个对应,一句一句理解,慢慢的将常用字学会,只是理解受说书人限制,不曾握笔更不用说写。

  可就是靠着这股子劲,靠着看的懂字,被一家药房掌柜,从一群同年人中挑出来,自此开始学医,开国之后靠着医术,进一步改变全家的生活环境,最后教出两本两专的子女,到了朱允熥这一代,更是出了一搏三硕,彻彻底底的改变了家庭命运。

  如今开办报纸,除去争夺民间的话语权,普惠底层百姓,实时传递政策外,朱允熥何尝不希望能有人能复制老爷子的人生,靠着报纸上的文字,逐渐摆脱文盲,无知的命运,从与芸芸众生之中先人一步。

  不求超脱,带带领家人过上小康的生活也行啊。

  因而这个报纸,无论如何都要办!

  “恩!”

  黄子澄微微点头。

  有田要种田,能读书肯定要读书,这是记在血脉中的种族天赋,报纸存有扫盲的功效,绝不只是推测那么简单。

  既然选择了开民智的道路,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

  ……

  比赛依旧,紧张的气氛越发浓烈!

  总决赛来临!

  三个小组的前三名,与黄昏之下站在跑道上,他们的目光只有终点,也唯有尽头。

  。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