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誓言_丞相,节操勿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48年1月,暴露在旧金山地表的黄金被发现,1849年,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利亚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淘金热。

  1967年,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爆发,随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便是为了抢夺珍贵的水资源。

  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最为重要的东西即不是稀有矿石,或许水资源。

  在那个时代,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东西有两样,一是土地,二是人口。

  土地决定了可耕种的面积和粮食的产量,而人口则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但就是在那个时代,李斯却提出了一个让贫弱的韩国,即不依靠土地,也不增加人口而强大起来的方案。

  他们所要依靠的东西只有一样——

  韩国境内丰富的铁矿。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不成熟,士兵打仗,农民耕地,包括作为交通工具的马车,基本都是使用青铜铸造,只有少数的地区开始使用铁制的农具。

  虽然韩国的冶铁技术较其他国家来说还算发达,更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美誉,但铁器却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完全推广。

  一直到了秦朝,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铁器才在全国范围内被推广,从而掀起了一场有关生产力的革命。

  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李斯,自然非常清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铁矿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要。

  用人为的手段大量开采,在韩国境内大大推广铁制农具和兵器,韩国的粮食产量和兵力,都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就是李斯在韩国所提出的第一策,富国之策。

  “富国之后,便可强兵,秦国的步兵和铁骑强大,而韩国依靠丰富的铁矿,可发展远战弩兵,辅以铁甲骑兵。”

  听着李斯这样侃侃而谈,张平却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变法不可能不触及到那些宗室贵族的利益,只可能存在多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李斯避而不谈,反而让张平的心里更加不安。

  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眼前的人,真的是准备效仿起申不害,非要将韩国变个天翻地覆,最后落得个身死的下场才肯罢休。

  张平突然有些后悔,他有些后悔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李斯,这就意味着,现在还有未来,他的命运,韩国的命运,就被紧紧的攥在了李斯的手中。但除了后悔,张平的心里更多的却是期待,他期待着,变法之后的韩国,会焕发出怎么样的生机。

  张平猜的一点都没错,李斯刚刚所说的两点,仅仅只是变法内容中的一小部分。

  在与张平的交谈结束之后,李斯便立即回到家中,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制定出了一套关于韩国变法的方略,名曰:《变韩六法》。

  当竹简上的最后一个字写完,足足有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李斯也已经到达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