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四章 一加一大于二(求首订,求月票)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职工进行定岗分流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衡和唐子风还没到临一机之前。周衡是行业里的资深人士,唐子风有两世的知识,两人都清楚临一机存在着严重的人员过剩。临一机目前有6800名在职职工,而以临一机的生产能力而言,有一半人就足够了,另外的一半纯粹就是多余的。

  如果多出来的这些人,手上有相应的技术,倒也不能称是冗员,因为临一机完全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届时就能够吸纳掉这部分劳动力了。但实际上这部分人根本就没有技术,他们或者是像汪盈那样挂着一个铣工的名头却不会开铣床的,或者是像赵静静那样从来没进过车间,而是呆在临一机臃肿的行政后勤体系中混日子的。

  这些人的存在,不仅仅是加重了临一机的工资负担,还影响了全厂的风气。这些人干活不行,争福利、争待遇可个个都是能手。结果就使得临一机出现“干活的不如不干活的”这样的风气,让诸如芮金华那样的老工人觉得灰心。

  照周衡和唐子风商定的策略,在厂子生存问题临时得到缓解之后,就要开始启动对富余人员的裁撤。裁撤的方法是先考核,把职工按能力分成若干等级,高等级的拿高薪,低等级的拿菲薄的基本工资。等到这一制度得到全面推行,厂里再对那些低等级职工进行转岗,转岗的一个方向,就是劳动服务公司。

  去年,唐子风指导张建阳整顿劳动服务公司,全公司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已经具备了一些吸纳富余职工的能力。按厂里的意思,被转往劳动服务公司工作的职工,工资水平要高于在原岗位上拿基础工资,但要低于有绩效工资的高等级职工。

  前一条是为了让那些被各部门淘汰的职工愿意到劳动服务公司来工作,后一条则是要避免做主业的不如做副业的,回头一干七级工、八级工或者工程师、会计师之类的都跑到劳动服务公司卖菜去了,那可就是笑话了。

  在唐子风和韩伟昌去西重出差之际,周衡开始在车间范围内推行考核定岗。对于这一举措,工人们的态度分为三类,基本上与各人的技术水平高度相关的。

  第一类是手上确有技术的一帮人,考核定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厂里说了,技术好的工人,绩效工资会比过去提高一大截,届时你只要愿意出力气干活,赚的钱就能比过去多得多,这样的好事,他们怎么会不支持呢?

  第二类是技术还过得去,但平时工作不太积极的一帮人。他们一方面担心新的制度会让他们失去原来那种悠闲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觉得有点压力也好,自己成天游游荡荡,未免有些浪费青春。对于这些人来说,厂里要搞考核定岗,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完全是一种中立态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