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4章 老汉和盐篓_大唐小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老汉走进来,慎重的瞥了林深一眼,开口用不是那么纯熟,带着一丝飘飘然味道的官话问道:“你就是楚王殿下哇?”

  林深点点头,忍住没笑:“对,我就是。”

  老汉依然很慎重:“你确定你就是哇,你不要骗我。”

  林深清了清嗓子,神色坚定:“这里是长安,没有人敢冒充我的身份。”

  老汉颔首:“那我就信你了喔。”

  林深问道:“你找我是有东西要给你?”

  老汉重重点头:“是的,非常重要的东西。”

  说着老汉把手里的鱼篓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盖子。

  林深探头看过去。

  篓子里黄黄白白的一片,不是什么腌臜物,而是一块块的结晶体。

  “这是盐?”林深迟疑着,问了一句。

  首发网址http://m.42zw.cc

  老汉道:“对咯,这就是盐。”

  得到肯定之后,林深探手从篓子里捞出来一块,它们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坚硬,反而脆得很。

  拿到光下面,也没有在篓子里看的那么黄。

  虽然也不是精盐。

  但是比市场上大部分的官盐都要好上不少。

  不远千里就是为了给自己送一篓子盐?

  林深眯着眼想了一下。

  一篓子盐而言,就算现在盐价不怎么便宜,也不至于大动干戈,从千里之外送过来,广州可还没和长安通车。

  这可是正儿八经,用最传统的方式赶过来的。

  没从林深脸上看到惊喜的神色,这让老汉有些失望。

  不过林深的下一句话,就把他给抻了回来:“你是准备把制盐的法子给我?”

  老汉重重点头,满脸惊喜:“对对对,你咋知道的哦,我就是要把制盐的方法给您!”

  盐,是人体最需要的一种东西。

  制盐、盐的流通,也是一个朝廷最为关注的东西。

  不过大唐的制盐方法很原始。

  是“煮盐”的方式。

  不说产量低、耗柴量大,而且产出的盐的质量也不够好。

  远比不上这一篓子的粗盐。

  “楚王殿下,我跟你说哦,这法子是老汉儿子研究出来的,受到楚王殿下您那个塑料大棚的启发,他就在琢磨,既然这个太阳有什么.......哦,对,能量。”

  “嘿,还真让那小子琢磨出来了!”

  “他弄了个什么盐场,就在那用太阳晒,一开始我们村头的人都笑话他,要是晒太阳能晒出盐来,那大海不早就干了?”

  “可没想到最后还真是让他给晒出来了!”

  说着,老汉提起鱼篓,一脸骄傲的晃了晃。

  “俺寻思着,有这好方法就给官府呗。”

  “但那狗日的不准,还准备拿这个方法去做什么生意,哎哟喂,我祖上是造了多大的孽才生出他这么个玩意。”

  “这么好的法子,不留着造福百姓,反而要赚银子,这还是个人吗?亏我小时候还把他送到私塾去读书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