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赵瑗躺枪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旧例,就是转功一级,再赏赐一些金银绢帛等物。

  两宋时期的官场,讲究熬资历,与军中的资历一样,总共分了二十来个级别。每过两三年,只要没犯什么大错,或者受到什么处分,亦或者所在的地方没有出现重大政治事故,所有人都可以转迁一级,也就是“工资待遇”升一级。

  如果这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赏赐提前升一级,甚至升两级、三级。

  发展到后来,只要官员们有一项特殊差遣(比如出使),任务完成得中规中矩,都可以升一级。想要升三级很难,除非是泼天大功。

  是以王次翁的意见,只是把“重赏”变成了“按部就班赏”。

  王次翁说完,秦桧的党羽们暗暗地观察着汉奸头子的脸色,发现秦桧好像并不满意。

  范同好像想到了什么,却不动声色,选择了沉默。

  何铸也想到了什么,说道:“陛下,臣以为按旧例赏赐有些少了。此次和议谈判与以往不同,条款改进不少,其功劳自然可见。若是依旧例赏赐,恐怕会寒了忠义之士的心,也打压了臣僚建功立业之心。”

  何铸刚刚位列宰执,一心想要改革时弊,有一番作为,当一个可以千古留名的中兴肱骨之臣,是以没有太顾及秦桧的态度,而是着力表现自己。

  何铸说完之后,大殿之上暂时陷入了平静。

  赵构没有说话,秦桧没有说话,剩下的人也没办法说话。

  赵士褭见状,主动打破沉默,表态道:“陛下,臣一路北行,看到民生凋敝,百姓困苦。臣愿献出陛下的赏赐,以助陛下安民。”

  到底还是大宗正,一家血脉的自己人,赵构心里很安慰。

  赵构正打算安抚几句,秦桧终于开口了:“陛下,臣以为,此次和议之事是否妥当,还不能下定论。”

  小弟们不中用,还是得大汉奸亲自出马。

  “哗……”

  朝堂上一片哗然。

  今天参加朝会的人,除了宰执官们,还有许多中高级官员和勋贵们,就连韩世忠也在邀请出席之列。

  秦桧的这番话,是在驳赵构的面子。

  宰执官里还有范同没有发言,赵构问道:“范相公,你是何意?”

  范同有了后发优势,对局势已经了然于胸,选择了明哲保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大宗正为和议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秦相公的话也不无道理。是否有功姑且不论,就算这功劳是大是小,也需议一议。”

  既肯定了官家的玉言,也顺着秦桧的“议一议”说了几句,虽然话说得委婉,但隐隐之中站在了秦桧一边。只不过对赵构那边也没把话说死,留了条后路。

  赵构见状,有点脸上挂不住。

  自己的一个提议,竟然遭到宰执官们的接连反对。就连一开始赞同的张俊,都选择了闭嘴。

  这个朝堂到底是谁说了算?

  赵构说道:“众爱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