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十二、荆公(王安石)铁粉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所有人洗耳恭听李申之的高论时,他的一句话却将众人吓了一跳。

  李申之说道:“想要开源很简单,行熙宁新法便是。”

  熙宁新法,便是赫赫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号称华夏文明三大变法之一,与商鞅变法,戊戌变法并称于世,三大变法皆是划时代的改革,是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划分,可见其地位之重。

  而王安石的变法的重要性,历来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地位。

  王安石变法之时,是北宋的神宗皇帝赵顼在位,年号先后叫作熙宁,熙丰,因此又叫作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宋朝人自己喜欢把这场变法叫作“熙宁新法”。

  熙宁新法看似遥远,其实不过是六七十年以前的事,王安石去世不过五十多年,活在当下六七十岁的人,或许还与王安石有过交往。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代都不乏能臣,每个朝代的有识之士都积极地向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施政主张。

  翻开史书,到处可见“富国十条”“强兵九策”“破虏六法”“实边七方”……

  其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全都是在商鞅变法的耕战体系之上的延伸,是依据当时的事实际情况进行的改造。

  唯独王安石变法是一项划时代的改革,纵观封建王朝两千多年,唯一勉强可以与商鞅变法的伟大程度相提并论的一次变法活动。

  当李申之说出自己的观点时,洋洋得意地等着捧哏上场。

  可是扫视了一圈自己的盟友,只见他们一脸的猪肝色,没有人接茬,让李申之尴尬不已。

  韩平观察了李申之的脸色,感觉李申之不像是故意说出王安石的熙宁新法来捣乱,便解释道:“靖康之难始于王安石,申之怎可行此祸国殃民之法。”

  这次轮到李申之被雷击了,他目瞪口呆地看着韩平,又扫视了学舍内的一圈同窗:“王安石祸国殃民?”

  众学子默默点头。

  李申之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一阵恍惚。

  莫非自己来到的这个世界不是原本的宋朝?是一个平行的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王安石是一个堪比蔡京秦桧的大奸臣?

  殊不知王安石的的确确被黑了一千多年,直到辛亥大变革时期的梁起朝(被屏蔽怕了,用化名,看官见谅)才为他正名。

  在北宋亡国直至清末,黑王安石就和黑秦桧一样,是政治正确。

  李申之纵使积累了浩瀚的无用小知识,终归有自己的盲区。

  稍微花了些时间,李申之接受了这个现实,稳定下来情绪,理清了其中的关节。

  一直以来,他将荆公王安石视为偶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丝毫不比岳飞差。

  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更是成了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

  岳飞能救得,同样也能为荆公正名。

  只想了片刻,他便搞明白了王安石的地位,厘清了他背黑的逻辑。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