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十六、筑城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水泥作坊的劳保防护问题不容忽视,李申之发动了身边的所有力量去收集绸。

  坐守应天府的张浚得知之后,甚至连自己家中的存货,留着给丫鬟嬷嬷做衣服的绸都捐了出来。

  没用多少时间,便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绸,送到了李申之坐落在小山坡上的指挥部。

  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是过程稍微有些出人意料。

  真正在市场上买到的绸并不多,而大户人家的捐赠竟然占到了八成多的比例。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大户人家就是社会财富的蓄水池。

  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户人家里堆积的物资直至腐烂都未再见到阳光,而普通人家可能从睁眼到闭眼,终其一生都没见过这些腐烂的物资在未腐烂之前是什么样子。

  当拿到绸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李申之的设想去做口罩,而是阴差阳错地出现了更好的方法。

  事实证明,李申之把这件事想简单了,也想复杂了。

  他把造口罩想得太简单,而又把防尘措施想得太复杂。

  机器造口罩当然容易,“啪”一压,一个口罩面板好了,再“啪”一穿,挂耳压上去,一个口罩就成了。

  而手工制作,需要先把绸裁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再像缝麻袋似的缝上耳挂。

  裁下来的绸没有封边会导致串线不说,用缺乏弹性的材料制作出来的口罩,尺寸的通用性也是个大问题。

  而这样的技术难题在李铁牛这里一秒钟就得到了解决。

  李铁牛直接扯下一块长条绸,罩住嘴巴绕到脑后,在脑后打了一个结,还憨憨地问道:“哥哥,这玩意是这么戴吧?有钱人家是不一样,蒙面都用这么好的料子。”

  张牧之正准备制止的时候,李申之高兴地一拍大腿:“是这么戴,就是这么戴的!”

  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要是早一会看到李铁牛这般操作,他还费什么劳什子精力去造口罩。

  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虽然李铁牛那样的操作比较费绸,却也足够用了。

  有了防护设备,接下来的制度设计就变得很简单。

  由于绸不是专门的防尘口罩,其效果更是比不上专业的防尘面罩,于是乎只能想一些别的办法,来提高绸口罩的防尘性能。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水。

  稍稍湿润的绸口罩,防护性能成倍的提高。

  在火灾之中都能起到防护毒气的作用,没理由连一点灰尘都搞不定。

  但是打湿的防尘口罩缺点也很明显,用不了多久,绸口罩上的水分就会被皮肤蒸干,进而失去了防护效果。

  于是乎,在几个集中工位的附近新增加了一些供水点。

  当口罩干燥以后,便去供水点加湿。

  然而没多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反复加湿几次的口罩,上面会附着很多水泥灰,这些水泥灰干燥之后,绸口罩会变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