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一十七、瓮城的真正作用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金军如期开始攻城。

  没有花哨的战术,完颜宗弼拿出了金军最拿手的打法:反复冲击。

  最初一代跟着完颜阿骨打出来的金人,全都是在环境恶劣中生存的金人,他们原本就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早已不把生死放在眼里。

  他们甚至会为了得到一只羊腿,而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

  像打仗这种高级捕猎活动,打赢了就能随便杀人随便抢的好生意,在他们眼中就是高收益低风险的活动。

  正是在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炼就了金人无比坚韧的性格。

  若论一对一单挑,金人未必打得过辽人,甚至未必打得过宋人。

  但若是让金人聚集起来,他们便会一遍又一遍地组织冲锋,不停地冲击敌人的防线,直至敌方崩溃,亦或是自己死光。

  这种组织方式,是金人无往不利的法宝。

  完颜阿骨打曾骄傲地自称:女真骑兵若是不能连续冲锋一百次,就不是个合格的战士。

  同时期的宋军,能冲锋十次的已经堪称精锐,可见金军悍勇若厮。

  自起兵以来,这种反复冲锋的战术所向披靡,以至于辽人都被打怕了,喊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口号。

  辽人这句话是一句客观的评价,真是地反映出了女真人在万人级别规模的战争中所向披靡。

  在冷兵器时代,一万人或许是某种程度上火力密集程度的极限,在这种极限状态下,女真人是无敌的。

  而到了十万人级别,亦或是千人级别的战斗,金人的优势反倒没有那么大。

  李申之相信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

  顺着这种科学解释继续延伸的话,在攻城守城战中,就要打破了这种女真人最擅长的战斗方式,也就是说城防战的火力交锋性质和火力密集程度,并不一定对女真这种反复冲锋的战法有利。

  基于这样的科学分析,李申之拟定了合理的作战计划,并且对自己非常地有信心。

  虽然完颜宗弼带了十万人来,虽然应天府的守军不过一万余人,敌我双方的人数比例完美地符合了孙子所谓的十则围之军事理念。然而李申之并不是没有优势。

  这个优势在于,应天府是一座小城。

  小城的好处就是,作战截面积小,战场一次性只能容纳五千人的战斗规模。

  颇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味。

  任你金军的人再多,在交锋的最前线也只能投入三千兵力。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金人可以分成三十波,三十波人轮流进攻,而宋军只能分成三波人马轮番上阵。

  虽然宋人打起来有些吃力,但依然能够勉强维持住城墙防线。

  战斗如期打响,悍不畏死的金人展现出了应有的战斗力,第一波的冲击竟然使得应天府的防线有些松动,差点来了个一鼓而下。

  好在城防部署及时做出了调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