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二十一、战争从细微处开始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开封府传来了密信,是一颗蜡丸。

  张浚收到蜡丸之后,立马把赵不凡、赵瑗,还有李申之召集到了府衙之中共商大事。

  当李申之拿出蜡丸里的字条,打开之后看到字条上面的字迹,顿时流下了两行热泪。

  蜡丸上的字迹,与自己当初在三元楼里接到的那枚蜡丸一模一样。

  内容也一如往常般的简洁:金欲拔寨。

  惜墨如金的情报,展开之后的意思是:完颜宗弼改变了作战策略,打算先拔掉应天府设置在外围的水泥堡垒。

  从字迹上来看,情报必然是来自宇文虚中。

  众人传阅之后,张浚掏出火折子,将字条烧掉,把纸灰使劲一搓,吹散在了空中。

  “现在就通知,把人撤回来吗?”赵不凡没有主意,先问问大伙的意见。

  张浚与李申之都没有说话,像是在思考,也像是在等别人先发表意见。

  急匆匆赶回来的赵瑗说道:“工坊城里面还能容纳几万人,可以挑几万能干的人编入工坊城。”

  在他看来,工坊城有几道水泥围墙,背后又有河道天险,其防守固若金汤,是个容纳百姓的好地方。整个应天府辖区,除了府城之外,就数工坊城最安全,防御设施比几个县城都要完善。

  两人说完,张浚和李申之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搞得赵家兄弟有些尴尬。

  良久,张浚说道:“坏人我来做吧。”

  李申之摇了摇头,说道:“张相公不必如此悲观,水泥堡垒未必抵挡不住金人的冲击。”

  原来张浚和李申之都不主张将水泥堡垒里的人给迁出来。

  这些驻守在水泥堡垒里的人,必将面临金人的大举进攻,很大可能会被攻破。

  万人据守的水泥堡垒抵挡不住金人的进攻,这是大家的共识。

  然而他们又无法下令抛弃水泥堡垒,将人撤出来。

  若是这样,那还要边防干什么?还要堡垒干什么?

  只要感觉打不过对方就选择撤退,那干脆放弃应天府回临安算了,甚至跑到更远的雷州、琼州,也比在这里安全。

  可若是将那些人留在堡垒里,就意味着拿他们当炮灰,把他们推在前面挡枪。

  张浚以为李申之是下不了这个狠心,才说让自己来抗这个黑锅。日后若是堡垒中的人伤亡太大,由他张浚来承担这个历史骂名。

  殊不知李申之虽然与张浚想得意思差不多,本质上却又不同。

  李申之当然不怕牺牲,更不怕爱惜什么狗屁羽毛自命清高,比堡垒更惨烈的牺牲他都见过。

  人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么点小牺牲又算得上什么。

  他所考虑的,是怎样才能不让人白白地牺牲。

  换言之,怎样能在不可避免的牺牲中,对金人造成尽量大的杀伤。

  大规模装备火器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是另辟蹊径。

  李申之说道:“若是水泥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