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刘健与山东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1章刘健与山东

  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便格外凸显,因为人力有限,农田灌溉只能依靠水渠。毕竟连个水管都没有,即便有大河,但没有水渠流通,那灌溉农田也是非常耗费人力的事。

  这是个客观事实,所以朱厚照肯定要尊重。历朝历代也都把农放在了极重要的位置,复套之后的议题即为河工,也有这一层意思。

  文臣也很吃这一套,第二日的大朝会比第一天要热烈许多,也振奋许多。朱厚照并不觉得无聊,因为这关乎到很多农民真实的利益。

  不仅如此,他还会饶有兴致的询问王琼。弘治九年,王琼以工部郎中管理河道,颇有成效。

  可惜在这件事上,他这个后世人除了能给一点银子以外,所能做的就是持续性给银子。

  而皇帝愿意给银子,大朝会的氛围就会相当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只有山东摘了桃,因为皇帝最后将这批银子拨给了山东。

  朱厚照考虑的并不复杂,浙江和应天府都要,但这些地方富裕。而且刘健看起来也像是会用好这些银两的人。

  另外,刘健毕竟是前任首辅,属于资历极老,给他是皇帝的一种尊重,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堵上很多人的嘴。

  “运河?什么运河?”

  “你说。”

  “谢陛下。”

  刘健也许想得到,也许想不到,或者也不在乎,朱厚照不能够确认这一点,他也不知道老人家对他有没有怨言。

  一件事归一件事。

  因为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有限,水路是重要的运输通道,所以古时候大城市都以运河而兴,譬如扬州、淮安等。

  “济南、兖州、东昌这西三府毗邻运河,尚算富裕,登州、青州和莱州这东三府朝廷也不能忘记。自正德元年回任后,刘先生要深解民忧、实解民苦,把山东治理成一片人间乐土!”

  在今天这个世道,颇为不易。

  先孔后刘,这一点刘健自己不敢多想,但朱厚照一说出来,他便有些动心。荣华富贵他不在乎,这个他是在乎的。

  如果没有记错,刘健是要活到九十岁的人,一直活到了嘉靖年间。所以虽然现在已经七十三、四了,但是政治生命还有十几年的时间。

  这是善意的表达。本来是千古佳话,为什么不是,那自然就是相互之间的性格都有棱角。靳贵的意思,希望刘健能够放下一点脾气。

  大朝会上百名官员,刘健能争到这四十万两白银,自己都没想到,心中百感交集,在第二日大朝会结束时还久久不愿离去。

  刘健毕竟要入土的人,该怎么做轮不到别人来劝。做过的事,他不后悔,他也不会为了升官而到皇帝面前去推翻以往自己的决定。

  如果换了,这样一个重臣,一换却不是从地方往京里调,而是平调……或者不入阁,这就显得皇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