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0章 对话贾科长_电影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孝贤端着杯子,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两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张婧初的眼睛亮晶晶的,含笑看着张然。她特喜欢看张然讲话,一旦讲起有关电影的事,真是神采飞扬。

  贾章柯在电影圈浮沉好些年了,不是个轻易被人说服的人:“你们都自称抵御好莱坞的英雄,你们说,如果我们不拍电影,不拍商业大片,好莱坞会长驱直入,中国电影就死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蛊惑人心的说法。难道你不拍电影中国电影就死掉了吗?”

  张然皱眉道:“我不拍电影中国电影当然不会死,但如果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一直是艺术片,那就真的很危险!今年年初的电影产业报告里面有一个数据,70%的观众认为好莱坞电影好看,认为国产电影好的只有17%,认为中国电影质量低劣的占%。如果不是有名额限制,我们的市场早被好莱坞占领了。侯导就在这里,你可以问问,台弯电影是怎么死掉的?就是艺术片成了市场主流。”

  侯孝贤无奈地笑了起来,台弯电影在80年代初,出现过路线之争,侯孝贤他们走艺术道路,另一派要学好莱坞。最终侯孝贤他们赢了,成为了市场的主流,最终导致也台弯电影的崩盘。

  在这里面有很强的政治原因,自从72年台弯被赶出联合国,台弯方面就拼命想要在各种国际场合露脸,李登灰上台后搞去中国化,体现在电影上,也是想获得三大电影节的认可,在国际上露脸。

  能入围三大电影节的都是艺术片,因此台弯方面推出辅导金政策后,扶植的全是艺术电影,并且对于要参加国际影展的艺术电影大力支持。这样一来,艺术片成了市场主流,在电影节频频得奖的同时,成为只给少数精英看的小众电影。

  最终台弯电影被台弯观众抛弃,整个电影产业彻底崩盘,每年电影产量从100多部,变成了现在的10多部。

  张然看了侯孝贤一眼,道:“侯导,台弯的情况你比我了解,麻烦你说说去年台弯本地有多少部电影?票房有多少?”

  “去年本土电影只有15部,票房加在一起只有1500万,不及总票房的1%。现在有很多人责怪我,说我毁掉了台弯电影。”说到这些侯孝贤叹了口气,目光黯淡,“《悲情城市》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例子,因为大家被误导以为那是一个常态。不过这并不是艺术电影的错,是政策问题。台弯才2000多万人,连最基本的电影工业都建立不起来,学好莱坞是行不通的,内地倒是有希望!”

  张然一怔,《悲情城市》拿到了金狮奖,是侯孝贤拿到的最高荣誉,没想到他会承认这部电影带来的误导作用。张然突然有些明白后来侯孝贤为什么不怎么拍片,转而拼命扶植新人导演,大概是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