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2章 拉贝后人_电影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汽车在柏林城郊的一栋老房子前停了下来,是老式的德国建筑。张然、张婧初和翻译小王从车上下来,来到房门前,信手按响了门铃。

  这里是厄休拉-莱因哈特的家,她是拉贝最疼爱的孙女。厄休拉在中国出生,南京沦陷前几个月,她还到过南京,当时她只有六岁。当初张纯如就是找到了她,才让《拉贝日记》重见天日的。

  房门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看到张然笑着招呼道:“张然先生,你好!我是厄休拉-莱因哈特的孙子,我叫阿尔伯特,快进来吧!”

  “谢谢!”张然微微欠身,跟阿尔伯特走进房里;张婧初和小王也都走进了房间。

  走进客厅,阿尔伯特大声道:“祖母,中国来的客人到了!”

  厄休拉听到中国来的客人到了,站了起来,老太太将近八十岁了,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头发花白,但精神看起来相当不错。

  张然赶紧上前,客客气气地问好:“莱因哈特夫人,你好!”

  厄休拉和蔼地招呼道:“来来,坐下说话!”

  在坐下的同时,张然打量一下房间,陈设比较简单,是非常普通的人家。在房间里张然看到了两只中国花瓶,一问才知道,是当初拉贝从南京带回去的东西。二战结束后,拉贝由于是纳粹党员,丢了工作,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从中国带到德国的工艺品都卖掉了,只有几个花瓶,还有餐具、箱子留了下来,这些东西都保管得十分完好。

  聊了一阵,厄休拉开始给张然他们讲《拉贝日记》的事。在拉贝去世10年后,拉贝的妻子在文件中发现这些材料,想交给厄休拉。当时厄休拉已经怀孕,又忙于学校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她害怕日记中那些可怕的内容。厄休拉拒绝保存,拉贝的儿子奥托-拉贝博士继承了这些文件。这些材料在他的手中保存了半个多世纪,一直不为世人所知,连德国的历史学家也全然不知。

  1996年,张纯如在整理大屠杀资料时发现了一个信息,38年2月拉贝带着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暴行的胶片拷贝返回德国,在离开前拉贝曾向大家保证,要把东瀛人的暴行在德国公诸于众,并要见戈林甚至希特勒。只是拉贝离开后,却从此音讯全无,几十年来,他的行踪令学者们困惑不已。张纯如相信拉贝回到德国后,一定遇到了什么不测,决定查清真相。

  经过努力,张纯如与拉贝的后人取得了联系,并与厄休拉通信。通过与厄休拉的书信往来,张纯如才知道拉贝回国后信守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向德国当局通报了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却因此被盖世太保逮捕。尽管拉贝被保释了出来,却被要求不得就南京的暴行进行演讲,谈论和写作。在通信中,张纯如还知道了一个令人振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